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
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浮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实验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探索之一。这些实践最初从农村社区教育开始,最终推进到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多种原因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与研究曾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与研究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各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从实务经验到理论研究都取得了许多成果,为农村社区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决策和十七大关于中国农村、农民、农业的论述,为农村社会工作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 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概述
(一)国内农村社会工作的缘起
国内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尝试期。由知识分子发起、设计并亲身实践的乡村建设运动,包括梁漱溟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山东邹平的实验,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的实验。乡村建设运动包括乡村自治、乡村自卫、乡村教育、农业改良、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培育、乡村卫生事业建设以及风俗改良,是一种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农村社区发展实验,可以将它看作我国最早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探索和尝试,为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提供精神资源和经验启示。第二阶段是20世纪中期,是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空白期。农村经历了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合作社时期直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间主要由国家、政府对农村的生产、生活进行管理,由于政治体制的单一性,没有其他社会组织在农村尝试乡村建设活动。即使在我国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对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仍然很空白。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中后期至今,是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恢复期及新的探索发展期。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当前,农村社会工作通过行动研究,不仅关注农村贫困、社区居民的能力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物的发展问题,同时关注在当前市场经济冲击下农民自信心低落、对外界没有信任感等人的发展问题,理解农民的真实需要,与农民一起磋商农村社区的发展,一起面对外界的冲击。
(二)农村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和定义
对农村社会工作一词,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由于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念有多种定义,我们需要认识社会工作理念在农村社区的作用,以便对农村社会工作有更清楚的了解。
1.农村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农村社会工作的解释包括两种:一种是能力为本,另一种是问题为本。能力为本强调“专业社会工作者”与“现实社会工作者”(代表政府的农村工作者)合作,以村庄为基础,以农村社会和农村居民为对象,持守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真诚信任的伦理情怀,以加强政府与农民间的信任关系,增强农民的自信、自尊和权利意识为根本宗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在农村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最终通过个人和社区能力的增强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目标。问题为本强调解决农村的社会问题,增进农民的福利。
农村社会工作的内涵主要包括:重建农民的自信心、自尊和权利;通过村民的参与和增能(Empowerment),倡导社会政策改变,推行农村社区教育项目,提升村民应对社会变迁的能力;通过为农户家庭、社区提供支持服务,重构村民之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在农村社区工作中,农村社会工作者扮演多种角色。
2.农村社会工作的定义
以农村社区为基础,以社会公正、社会关怀为情怀,以重建农民的自信心、自尊和权利为根本宗旨,倡导社会政策改变,通过村民的参与和增能,发育社区组织,实现村民团结互助,提升村民应对社会变迁的能力;运用小组和社区工作等方法直接服务村民,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形成社区动力,以适应社区重建的需要,从而推动农村社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社会工作
(1)晚清到民国时期。晚清到民国时期,国家为解决日益严峻的政治、社会、经济问题,开始向乡村延伸,严重破坏了晚清以前的乡村结构,使国家—农民的关系出现空前紧张。为发展中国农村,米迪刚、米阶平兄弟的“中华报派”、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派”、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派”、陶行知的“教育改进派”、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派”、阎锡山的“村本政治派”,从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提出不同的政治主张,开始了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在“救济乡村”和“复兴乡村”的理想的引导下,从乡村教育入手逐步过渡到乡村建设的实践。据统计,当时全国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有600多个,建立各种实验区1000多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始。
(2)民国革命时期。民国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因为抗日战争爆发而终止。在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经济濒于破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毛泽东清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