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贵州“三化”战略话语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作者:罗玉达 李治邦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摘要:本文研究了贵州“三化”战略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梳理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大力推进贵州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有贵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思考。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strengthen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the"Industrial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strategy in Guizhou Province. It also states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Besides,it discusses three aspects: largely strength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stimulate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areas; build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Guizhou characteristics.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一总体布局将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更加科学、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也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在坚持“三化”建设,努力构建“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实现后发赶超的战略部署,指明了更加明晰的科学发展之路。本文旨在贵州“三化”战略下研究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一 贵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贵州省国土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其中山地占61.7%,丘陵占30.8%,山间坝子占7.5%,是全国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省份。岩溶分布广泛、发育强烈,岩溶出露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2%,是世界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均气温在14℃~18℃,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气候非常舒适宜人。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气候地域性差异很大,具有明显的山地垂直气候特征,地质性灾害和气象性灾害较多,干旱、洪涝、冰雹、秋风、凝冻、地陷、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

    贵州是我国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重要生态屏障,在两江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生态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周边省区和两江中下游人民的安危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106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793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衡,加之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山高坡陡,地形破碎,保水蓄水相对困难,有水存不住、用不上,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面积大、程度深、危害重、难治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贵州特有的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今后发展总体思路进行部署。把生态文明作为到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五个方面的奋斗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党治国理念的升华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充分体现了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对于贵州这样的“欠发达”省份来说,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更是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后发赶超、持续发展和历史性跨越的根本要求。近年来,省会城市贵阳在抓紧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2012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通过了《2012贵阳共识》,一致认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方向,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绿色转型和包容性增长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贵阳市率先成立了市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这表明,贵州省在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加快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建设,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从工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直接进入生态现代化这个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最新阶段,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就一定能够后来者居上,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二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贵州省是目前世界上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地貌占全省面积的比重高达73%,且地形破碎、山高坡陡、成土速度慢、土层薄,土坡多不连续、地下暗河交错,地表水存不住,容易渗漏、工程性缺水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敏感性强、环境容量小、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形成石漠化、抗灾承灾能力弱、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稳定性差,有的年份好,有的年份差,土地承载人口的能力偏低。这一系列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脆弱性特征,使贵州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要从根本上改变贵州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