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
一 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一样的地方一样的严峻
据贵州省沿河自治县统计,目前共有7~12岁农村留守儿童25682人(男13898人,女11784人),其中,父母一方外出的儿童8474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3%;父母双方都外出的儿童17208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7%。
贵州省都匀市的王司镇、平浪镇和基场乡:王司镇中学学生总数1051人,留守学生378人,占36%;小学学生总数1784人,留守学生1001人,占56%;平浪镇中小学学生总数1859人,留守学生847人,占46%;基场乡中小学学生总数1495人,留守学生917人,占61%;两镇一乡中小学留守儿童总数有2765人,占在读少年儿童的54%,占在校生一半以上。
黎平县岩洞镇:根据黎平县教育局2008年“两基”调查统计,岩洞镇岩洞村总人口3893人,外出务工人员1053人,在全村398名小学阶段学龄儿童中,留守儿童105人,占学生总数的26.4%。在846名中学阶段学龄儿童中,留守儿童476人,占56%。
紫云自治县相关部门统计,目前,该县现有学生总人数72748人,其中“留守儿童”18013人,占学生总数的24.76%;其中,有3236人是独自一人或者几姊妹自住生活,占留守儿童的17.96%,他们属于孤苦儿童特殊群体。
据贵州省妇联的一个统计数据,目前,贵州全省有留守儿童236万人。留守儿童处于对父母的依赖期、生长发育期和思想成熟期,留守儿童首先面临着亲情的缺失及管教的失当,使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上容易出现问题。在贵州,农村学校教育条件的落后,又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得到很好的学校教育。从整个社会角度看,农村公共文化的空洞化催生了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的荒漠化。这些问题容易使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偏离成长发育的正常轨道,而对今后的人生甚至整个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二 家庭功能失调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安全状况
(一)亲情失位后的“孤独”与“痛苦”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社会主体之一。一般而言,儿童的生活依赖期都是由父母陪伴度过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鼓励、陪伴是儿童成长重要的精神支持。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与父母分离的时间越长,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问题越突出。在一次针对贵州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通常回家的机会很少,平均需要1.6年才能回家1次,其中,省外打工往往需要2~3年才能回家1次,省内打工的每年也只能回家1~2次。更糟糕的是,留守儿童父母即便在逢年过节、孩子生病及其他重大家庭事务时才回家,其停留的时间也很短,一般不超过1个月,最短的不足1周。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弱化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留守儿童又容易把自己与有父母在身边的同伴进行比较,会产生“没人管”“被抛弃”的感受。
贵州团省委的一次调研显示:留守儿童觉得是“被遗弃”的占14.7%,父母外出务工“是一段痛苦的经历”的占26.4%,觉得“轻松、自由”的占14%,觉得孤独无助的占30.2%,觉得“无奈”的占10.9%,其他感觉的占3.8%。
(二)关爱失当后的“迷茫”与“娇惯”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从实际情况看,留守儿童监护权转移主要有隔代监护、亲友监护和自我监护三大类型,其中大部分是隔辈监护。
对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情况的调查显示:当前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属于“隔代监护”的居首位,其比例高达75.4%;自己照顾自己的比例为10.5%;哥哥姐姐监护的比例为7.4%;亲友监护的比例为6.7%。“隔代监护”对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重大影响。隔代监护人由于大多是老龄人群体,知识能力不足,又忙于家务农活,对留守儿童重养不重教、重物质轻精神,一般采用温饱式教育,根本无法切实感知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难以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不利于孩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另外,老年人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子孙女容易迁就和溺爱,怕出差错对不起儿女,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样样依着孩子、保护孩子,过度的溺爱使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形成留守儿童自私、胆小、任性、倔强、娇气等不良个性。我们在调查中经常遇到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而出现异常行为的留守儿童个案。如一名留守儿童,早年父母在外打工,基本上是由爷爷奶奶带大,跟父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