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刘洋 王国勇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摘要:调查发现,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教育目标明确,强调子女未来职业的社会认可度;教育方法多元化,重视做人高于做事;教育内容丰富,但受经济利益驱使;教育投资较少,对物质的期待高于子女教育的期待等现象。建议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家庭教育问题应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政府应设立家庭教育职能部门;完善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强制性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家庭教育要坚持开放性原则,构建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的再学习机制、引导监护人家庭教育观念的自我更新;坚持家庭教育的实践性原则。
    Abstract:The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obvious phenomenons in rural family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With a clear target,the social approval degree of their children's future career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With diversified education methods,education on how to do things gives priority to how to be human beings; Though the education content is abundant,it is economically motivated; The education investment is relatively few,since their desires for material is stronger than their expectation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This Report indicates that our party and governmen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family education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The government can establish a functional department,perfect legislation,and launch a compulsory training on family education. Insisting on open principle,family education should build a relearning mechanism among rural families in minority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At the same time,relative departments should guide the guardians to renew their ideas about family education. Then practical principles of family education should be adhered to.

    贵州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基础差、信息闭塞、教育机会少,由于风俗、习惯、观念的不同而导致的文化差异性。在贵州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深入人心?他们的教育观念如何?如何定位子女的培养目标?是否具备处理子女教育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受到挫折会如何处理?目前学界对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状况的实证研究十分有限,对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一 贵州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现状

    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笔者一行设计了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大自治州民族人口比率为抽样框的调查,其中选取民族人口比例均衡的村庄和年龄层次为控制特征进行交叉控制配额抽样,抽样比例为30%。为了保证样本的丰富与完善,随机抽样部分散户,并对极端个案进行了深入访谈。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9份,其中有效问卷589份,回收率98.17%(见表1)。课题组拟通过对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探索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境,并希望此项研究能够引起西部甚至全国对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加强家庭教育的关注,加强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意识,为贵族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表1 发放、回收问卷基本情况

    (一)教育目标明确,强调子女未来职业的社会认可度

    1.期待子女未来工作稳定,受人尊重

    如图1所示,希望子女未来职业为“科学人员、技术人员和医务人员”的达到78.1%。这三个职业有几个特征,一是收入高,物质生活可能会更好;二是身份高,更易受人尊重;三是“铁饭碗”。调研中,有被访者表示,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务农的,好不容易政策好了,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就是希望他们将来能够有份稳定的工作,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图1 希望子女未来从事职业

    进一步研究被访者对子女工作单位的期待,发现对未来工作单位的期待与职业的期待逻辑上是紧密联系的,政府机关是最受被访者青睐的单位,达到33.1%,几乎占到了1/3。其次是事业单位,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达到24.2%,而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也较受被访者的青睐,分别达到18.8%和20.3%。值得一提的是,私营企业仅有2.4%的被访者选择,个体劳动者仅为0.7%,而农村甚至无人选择。实际上不管做出何种选择,被访者总有这样的底线,在尽量不违背子女意愿的情况下,希望他们能够找一份稳定或者收入高的工作,享受较高物质生活的同时受人尊重。

    2.尊重子女未来工作选择,并不强迫

    在图2中我们发现无论什么情况都要求子女必须为家乡工作的比例是最少的。而最多的是看子女意愿,比例达到了36.3%,这说明家长在尊重子女意愿的前提下,是赞成子女未来为家乡工作的,这也说明了贵州民族地区有较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图2 希望子女为家乡工作

    3.一元化教育使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汉族家庭教育趋同,但民族文化并未消失,反而更加凝实

    如图3、图4所示,认为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与汉族的家庭教育是一样的超过50%,这是因为各民族通过教育体制向上流动的渠道是相同的,并没有因为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尽管在教育促使社会流动的具体措施上少数民族有一定的政策优惠,但这种政策仅对于愿意回到民族地区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人群有效。同时,若少数民族群体意图通过教育流动到发达地区,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与汉族并无两样。因此,超过50%的被访者认为家庭教育与汉族无区别是合理的;但必须注意接近12%的被访者认为他们的家庭教育与汉族有极大的区别。这说明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并未消失,相反在一元化的教育体制下,

    图3 您的家庭教育与汉族相比较有何不同

    他们的传统文化更加凝实,并成为他们心中的寄托。在调研区域内,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并不认为与其他民族在家庭教育上有何区别,由于学校教育资源有限,某一区域内学生在学校教育资源上享受同样、平等、毫无二致的权利,同一区域家庭教育的观点在相互交流中愈来愈趋近区域内主流文化,并未因民族不同而不同。

    图4 您的家庭教育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较有无区别

    (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