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
2011年1月,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着眼于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历史经验总结,高屋建瓴地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这一论述既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最鲜明特色,又鞭辟入里地阐述了这一制度的核心本质,指明了深化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实践的长远方向,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新道路;同时,它还向世人宣告: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是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时代潮头,带领各族人民和各方各界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同心”思想最集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实践基地,本省毕节试验区在“同心”思想的指引下,经济社会取得明显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试验区作为试验田,其实践探索也不断丰富着“同心”思想的内涵。深刻把握“同心”思想的精神实质,系统总结毕节试验区“同心”实践经验,对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动贵州乃至更广大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深入把握“同心”思想丰富内涵
“同心”思想汇聚了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它不仅注重从认识论的视角推进思想统一,更强调从价值论的角度实现政治认同;既注重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作指导,又强调从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观点、感情去分析判断处理问题;既注重以较大的思想深度、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认识世界的目的全在于改造世界,必须和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深化“同心”思想。
(一)根本——思想上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人凝聚全党智慧,做民族表率,通过“同心同德”推进自觉、积极的思想认同。
同心同德强调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同心同德,立足点是建设和巩固政治共识,强调认同政治制度、政治领导、政治合作的自觉性
同心同德,基本要求是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政党认同和政治协商的思想基础。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真正实现同心同德的核心
在2012年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回顾多党合作的实践,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所以能够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关键在于我们坚持不懈建设和巩固政治共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依法治国,努力促进三者有机统一,是中国所有政党、政治团体乃至全社会最根本的政治共识。思想上同心同德,要求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依法按程序办事。要求在坚持中建设,通过建设实现动态巩固,通过巩固夯实进一步深化建设的基础。特别强调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试验探索,寻求有益的建设元素和原料,在建设政治共识中巩固政治共识。
(二)灵魂——目标上同心同向
同心同向的要义是共同定向,特别强调理想大同而非相同。
努力实现同心同向,共圆“中国梦”,根本指向和奋斗归宿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构建和谐中国。
理想大同为建设中国特色和谐政党关系,推进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价值取向和基本目标。
1.同心同向,初级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和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价值基础,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各种生产力要素更好结合,使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