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
贵州省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于1985年,经过27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断发展壮大,现有计生协会组织21919个,团体会员10851个,在册登记会员407万人,是贵州省人口计生领域规模最大、组织结构最完善的群众团体。近几年来,省计生协会充分依托组织优势、资源优势、网络优势、群体优势和人才优势等“五大优势”,积极发挥宣传、指导、示范、交流、监督等“五大职能”,推动协会工作实现了“五大转变”,即协会性质由民间社团向党委领导下的群众团体转变,工作任务由单抓计划生育向实现“两个统筹”转变,服务领域由服务“三生”(生产、生活、生育)向服务“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工作手段由单一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导向并重转变,会员规模由小到大的转变。协会工作多次获得褒奖。2010年12月,全省共有74个集体和98名个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先进个人”。2011年5月,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座谈会在贵阳召开,省计生协会的工作经验得到国家计生协会的充分肯定并进行交流推广。
一 做法和成效
(一)抓机遇、强组织,协会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着力构建“三轮驱动”发展新格局。2006年以来,省委组织部、省编办明确省计生协会为省委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了“贵州省人口福利基金会”;经省编办批准,成立了“贵州省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扶助中心”;在省级层面形成了省计生协会机关、省人口福利基金会、省计生困难家庭扶助中心“三轮驱动、合力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大力推动基层计生协组织建设。在市、县计生协会全面完成入序、参公和机构改革后,省计生协会连续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下发基层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工作指导性文件,建立季度进展调度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大力推进基层计生协会组织建设。目前,全省乡级计生协会已落实人员编制3283名,已配备到位专职工作人员3192人,计生协会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三是加大工作机制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目前,省计生协会和大部分市(州)计生协会工作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县、乡计生协会分别按人均0.5~1元或人口计生事业费的10%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了5年一次的“双先”评选表彰制度,定期对全省计生协会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建立了全省计生协会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分别与9个市(州)计生协会签订目标责任书,使协会工作的目标更加明晰,责任更加明确,成效更加明显。
(二)重优势、谋转型,开创服务工作新格局
一是努力实现人口计生“双降”目标。在全省广大会员中组织开展“百万会员一帮一、带头少生促双降”和“晚婚晚育、从我做起”活动,全省会员与群众已结帮带对子128万对,实施致富项目3000多项,投入帮扶资金4000多万元,为全省人口计生“双降”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加强基层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围绕“组织建设好、制度规范好、村务公开好、宣传服务好、计生诚信好、文明建设好”的“六好”标准,大力开展了创建国家级示范村、省市级先进村、县乡级合格村的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三级联创”活动。目前,全省已有77%的村(居)开展了合格村的创建活动,创建先进村1156个,其中有120个村被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生协会授予全国“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称号,成绩十分显著。
三是扎实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编辑制作《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手册》,引导规范各基层计生协会参与《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制定,促进村“两委”工作做到“决策讲民主、办事重民意”。在实际工作中,突出抓好村(居)协会组织建设,增强协会的代表性、先进性。
四是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帮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了“支部抓协会、协会抓小组、小组靠会员、会员带群众”的工作模式。目前,全省已建立“支部加协会、建设新农村”示范村2929个,建立各类科技培训阵地900多个,参加科技培训的会员已达110万余人,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增收致富。
(三)探路子、树典型,拓展事业发展新空间
贵州省计生协会在推动农村基层人口计生工作、社区管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