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
2005年11月4~5日,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美洲34个国家(古巴被排除在外)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这次会议原确定的主题是“创造就业岗位以消除贫困和加强民主执政”。然而,从会议一开始,美国总统布什就千方百计地想把会议的议题引向如何推进处于停滞状态的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按照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三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的决议,美洲自由贸易协议本应在2005年年初达成,2005年年底生效。但是,由于美国同拉美不少国家在农产品补贴等问题上的分歧,谈判陷入僵局已有一年多。近年来,美国改变方针,把谈判重点放在双边谈判或同小地区集团进行谈判上。迄今为止,美国已先后同墨西哥、智利、中美洲国家和多米尼加达成了关于自由贸易的协议;美国正在同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有望在近期内达成协议。但是,委内瑞拉坚决反对美洲自由贸易协议,阿根廷、巴西等国则要求美国先取消农产品补贴,然后再考虑恢复谈判。美国想改变会议议题的企图遭到包括东道主阿根廷在内的拉美不少国家的抵制。
阿根廷总统在11月4日的开幕词中,强烈批评美国和国际金融机构在拉美竭力推行的“华盛顿共识”。他指出,正是这一错误的理论导致阿根廷在2001年年底发生危机,导致拉美一些国家的民主政府垮台,使拉美日益贫困。在会上,布什强调重开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重要性,认为拉美国家只有消除贸易壁垒,执行自由贸易、自由市场的政策,才能发展经济、巩固民主执政。但不少拉美国家的领导人强调,拉美国家的当务之急是促使本国和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解决严重的就业、贫困和分配不公等紧迫问题;有些拉美国家的领导人则批评美国对待美国国内数以千万计的拉美移民特别是“无证件”拉美移民的政策,要求在会议最后宣言中强调应保障移民劳动者享有体面就业的权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召开的同时,在马德普拉塔市还举行了为期3天的“第三届人民峰会”,与会的有来自拉美各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非政府组织、工会、政党、民众运动的上万名代表,其中包括玻利维亚社会主义运动领导人、总统候选人埃沃·莫拉莱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根廷社会活动家埃斯基维尔,阿根廷“五月广场的母亲”和“拦路者运动”的领导人,阿根廷著名足球运动员马拉多纳,等等。古巴组派了一个人数众多的代表团,团长是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阿拉尔孔,团员中有古共政治局委员、文化部长普列托。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既参加了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又参加了“第三届人民峰会”的闭幕式大会。11月4日,在“世界杯体育场”举行的人民峰会闭幕式上,查韦斯面对4万名民众发表了措辞激烈的演说,他宣布美洲自由贸易区已经“死亡”,取代它的是“美洲玻利瓦尔替代方案”。在人民峰会结束后,数千名民众举行了游行,高呼“布什,滚回去!”和“不要美洲自由贸易区!”等口号。在马德普拉塔市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游行群众与警察发生了冲突,并一度发生骚乱。
由于分歧严重,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曾一度因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陷入僵局。为此,巴拿马提议专门成立一个委员会,在会后讨论是否继续进行和什么时候恢复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问题。会议决定在会议主要文件《马德普拉塔宣言》中同时表述两种不同的意见。在会议最后通过的《宣言》第19点中,表述了对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的两种立场:一种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的立场,主张尽快重开谈判;另一种是南方共同市场国家(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等国的立场,认为目前重开谈判的条件不成熟,要等到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香港会议后,视情况再定。会议最后通过的《宣言》共76点,分为“创造就业的增长”、“创造就业消除贫困”、“劳动力的培训”、“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原动力”、“加强民主执政”等5个部分。《宣言》的第27点,内容是关于保障移民劳工的权利和体面的就业,反映了拉美国家的要求;而美国在这次会议之前,是反对将这方面的内容写进宣言的。
这次会议还通过了《行动纲领》等文件。布什总统在会议《宣言》尚未通过前,就提前离开阿根廷去巴西访问。巴西、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