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7月 |
一 中国人才学的发展
(一)人才的概念
“人才”一词源于《诗经·小雅·菁菁者莪》,诗曰:“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古人是用生长茂盛的植物来比喻人才的茁壮成长,希望人才能够成为天下人民喜爱的有才华的人中精华。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关于人才方面的思想源远流长,相关论述与著作也是浩如烟海。近现代一批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学者在人才方面有过精辟的观点,但他们都没有对人才的概念作出规范的定义。人才学学科建立以后,国内研究人才学的专家学者,对什么是人才提出了多种看法。从这些定义所强调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人才的创造性与进步性;第二种观点强调人才要有一定的才能和贡献;第三种观点强调了人才的杰出性。
叶忠海在他的《人才学概论》中给人才下了的定义是:“人才,是指那些在各种社会实践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能和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进步做出了某种较大贡献的人。”[1]
彭文晋在《人才学概说》一书中认为:“‘人才’就是那些能够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实践中,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为提高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的贡献者。”[2]
钟祖荣认为:“人才,是在品德、智能、创造性三者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其实际水平和实际成果都超过了特定标准量的人。”[3]
王通讯在他的《人才学通论》一书中,对人才概念或人才定义是这样讲的:“社会上一般将德才兼备的人或有一定专长学问的人叫做人才”;“教育学上将经过学校教育,在德智体诸方面具备了一定素质,基本上可以适应某种工作的人叫作人才,实际指获得了中专、大专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人才预测学中讲的人才是指有中专以上学历和技术员以上业务职称的人”;“人才学讲的人才是指: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4]
还有的研究者认为:“人才是在才能和贡献两个方面都比较杰出的人。”[5]“凡是具有一技之长,并且自觉对社会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在四化建设的岗位上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6]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对于人才这一概念,人们有很多争论,但对于人才所具有的以下主要特征,大多数学者还是认可的:
(1)社会性。人才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才;(2)杰出性(超常性)。人才的素质要高于一般人,贡献要大于一般人;(3)实践性。人才的才能来源于实践,实践出人才;(4)创造性。人才的劳动不同于一般人模仿性和重复性的劳动;(5)进步性。人才能以其创造性劳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6)类别性。“行行出状元”,在每个行业,每种工作岗位上都能出人才;(7)相对性。人才是相对的,出了这个行业和范围就可能不是人才;(8)层次性。人才有不同的层次之分;(9)动态性。不是人才者,可以转变为人才;是人才者,也可能转变为非人才[7]。
(二)人才学的发展阶段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工作重点,相应地就需要大批人才来进行建设,中国的人才学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人才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79~1981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如何培养、选拔和管理使用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人才学的创立有了现实条件。1979年王通讯、雷祯孝联名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了第一批人才学研究文章(《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试论人才的知识结构》等)。同年 10月,首都一批学术界人士和多年从事组织、人事与教育工作的干部,支持和发起了人才学的研究工作,成立了全国人才学研究筹备组。1980年,国家科委在合肥举行了“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联合学术讨论会”,进一步增加了知识界对人才问题以及人才学学科的认识,一些学者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论述了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是人才在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人才学研究开始有了稳定的科研队伍。1981年4月,《人才》杂志创刊。随后,全国科学学联络组又委托天津市科学学研究会在南昌市召开了全国科技人才学术讨论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