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
一 美国的“中国威胁论”
中国的发展无疑对当今乃至未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而美国最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的发展是否会对美国的霸权构成挑战,是否因此引起一场新的冷战?随着中国的发展,特别是自冷战结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美国一些学者和政府官员探讨的问题。“9·11”事件以后,美国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有所降低。但随着中国的发展及美国在中东地区大规模战争的结束,美国的“中国威胁论”又陈渣泛起。
美国《大西洋月刊》2005年6月号刊登了对布什政府外交决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记者罗伯特·卡普兰的一篇文章。他在题为《我们应如何与中国作战:另一场冷战》(How We Would Fight China:The Next Cold War)的文章中提出:“每当大国出现并寻求其新合法利益时,必定会爆发一系列冲突,因此,结果很可能是,21世纪会有一场重大的军事冲突:如果不与中国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冷战。”美国最近出现的“中国威胁论”的喧哗不仅来自媒体,而且来自美国政府和国会中的一些鹰派人物。2005年8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由美国众参两院分别在7月28日和30日通过的美国2005年能源法案。法案附带条款规定,由美国能源部、国土安全部、国防部等跨部门协调,针对中国经济成长、军备扩充、能源需求等情况及在世界各地争取油源等行动展开调查,了解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美国的“中国威胁论”涉及的问题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
二 中国与拉美关系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的关系发展迅速,双边经贸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2004年,中拉贸易额达4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3%。其中出口额为 182.42亿美元,进口额为217.8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3.6%和45.9%。2005年中国与拉美的贸易额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9月,中拉贸易额达364.7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7%。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 169.76亿美元和195.0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2.5%和18.6%[1]。中国已成为拉美主要大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如果把欧盟25个成员国单独列出,中国是智利和秘鲁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巴西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拉美国家与中国的贸易继续保持顺差。拉美还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1~11月,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8亿美元,其中在拉美的投资额为8.89亿美元,占49.3%,拉美已超过香港,成为中国境外投资的最主要地区[2]。中国与墨西哥的关系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墨西哥一直把中国看做出口美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在过去10年对中国商品进行了大量的反倾销调查。尽管目前墨西哥仍是对中国实行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但墨西哥开始承认现实。墨西哥总统福克斯表示,“两国是合作伙伴,不是竞争对手。中墨双边关系发展过程中,机会大于摩擦”[3]。
在经贸关系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开始把中国的经济发展看做是一种机会,而不是一种威胁,并对发展和提升拉中关系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2004年11月5日,阿根廷外长别尔萨在里约集团首脑会议上说:“中国是近年世界上新兴的政治及贸易空间之一,里约集团的一个挑战就是促进与中国更密切的理解”,“阿根廷特别有兴趣与(里约集团国家)寻求必要的共识共同加深同中国的合作、对话和联合(convergence)。”[4]基于这种发展双边关系的强烈愿望,中国与拉美政治关系的热度也不断升温。一是首脑互访增加。2004年有多位拉美国家的领导人访问中国。来访的拉美国家领导人有苏里南总统鲁纳多·罗纳德·费内希恩(2月),巴西总统卢拉(5月),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6月),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斯潘塞(11月17~22日),巴巴多斯副总理莫特利(11月11~18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12月)。2005年访问中国的拉美领导人有:阿根廷外长别尔萨(3月)、古巴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劳尔·卡斯特罗(4月)、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4月)、智利外长瓦尔克(5月)、秘鲁总统托莱多(6月)、牙买加总理帕特森(6月)、智利参议院议长塞尔希奥·罗梅罗(6月)、圭亚那总理海因兹(7月)、格林纳达总理米切尔(7月)、圣卢西亚外长彼得勒斯·康普顿、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9月)。多位中国领导人相继访问拉美。2004年11月,胡锦涛主席出席了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APEC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