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年07月 |
引言
世纪之交的日本正处在社会体制转换的激荡年代,以社会多元结构为基础的政治生活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活跃态势,各种势力冲撞、分化进而在集团扭力中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在政治舞台上一幕幕分化组合的悲喜剧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在政治波澜中奋力弄潮的青年政治家群体,无论是经济泡沫膨胀的狂热,还是景气低迷的萧条,无论是沸沸扬扬的民意和人气,还是冷若冰霜的流言与蜚语,都不能阻止他们矢志投身宦海的行动。因为,在服务于国民的耀眼光环之下,通过执掌权柄用自己的意志左右国家走向和民众行动的无穷魅力实在令他们无法抗拒。这一切,给日本政治研究留下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区分青年政治家群体的社会构成,解剖他们的政治立场和行动纲领,进而把隔靴搔痒的简单臧否引申到入木三分的理性分析,实在是让我们饶有兴味且感到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一 新世纪政治家世代划分与界定
历史车轮永不停息,日本政治家的世代更迭与交替是一个必然、客观的递进过程。
按照日本人生育年龄的平均值计算,从战后初期的壮年、青年到今天的青少年,基本上是三代人。然而,观察战后跌宕起伏的政治历史,大约每10~15年间政治课题变化,就使执政的政治家面对着迥然不同的使命。宦海大浪淘沙的结果,是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政治人物。显然,政治家的“代沟”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世代交替”,尽管他们也是依年齿为序的划分,但因其更迭密度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年辈间隔,人们习惯上还是把战后到90年代中期的日本政治家划分为5代人[1]。
如果从执政党方面去区分政治代沟的话,战败初期柄政的第一代政治家,是指创建自民党、民主党的吉田茂、鸠山一郎、石桥湛三、岸信介等。这一批人大多在战前即有从政经历,其政治生涯在1946~1960年前后达到巅峰期,分别执掌过国政权柄。他们的政治使命是带领日本走过最困难的战后初年,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基础。继之而起的是出生在战争期间的第二代政治家。例如,池田勇人、佐藤荣作等人。尽管这些人青年时期经历过战争,但年龄优势与青年时期日本社会环境的巨变使部分从事技术工作的官僚精英脱颖而出成为政治家。从人脉传承关系看,他们大多是第一代政客的入室弟子,长期以来的耳提面命和熏陶,使他们在大显身手的60年代里完好地继承了“保守本流”的政治血脉。第三代政治家是指田中角荣、三木武夫、福田赳夫、大平正芳、铃木善幸和中曾根康弘等人。这些人同样拥有战争的苦难经历,同时又执政于经济高速增长后富庶的日本,他们面对的政治课题已经是由经济大国转向政治大国的艰难启动,于是林林总总的治国方略——从“日本改造论”到“战后总决算”不一而足,使人们至今还记得“三角大福中”群雄逐鹿的热闹时代。第四代政治家实际上是前者的接班人,如已经过世的竹下登、渡边美智雄,以及今天仍以80高龄在政坛上运筹帷幄的宫泽喜一等人。他们是“1955年体制”中自民党的“最后的将军”,经历着自民党权力失而复得的演变,并在90年代中期以后把权力让渡到所谓“新生代政治家”手中。第五代政治家的基本特征是出生在战前但成长在战后,正在执掌着今天的政治权柄或主导着政局的嬗变。桥本龙太郎、小渊惠三、森喜朗、加藤纮一等人都属于“新生代政治家”。从政治使命上讲,他们处身于冷战结束后国家、民族利益的对抗超越了以往意识形态对立的国际竞争时代,而日本经济上持续萧条的特定环境和整个社会体制转换的时代要求,把他们大多塑造成为谋求战略利益的强硬派人物。
本文论述的重点是更为新派的第六代政治家——“新世纪政治家”。他们在日语中相对于战后初年出生的“团块世代”叫做“若年世代”,即跨世纪的一代人。由于他们完全没有战争的痛苦经历,大多出生在60年代,并从80~90年代起跻身政坛,因而没有此前的政治家在柄政过程中萧规曹随的章法,并因此成为今天政治舞台上最为活跃的挑战者。按照我国政治学者给定的概念,他们属于“新战略派”。因为,“在90年代,对于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其主张不同于吉田路线的、有异于和平主义的、以大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新战略派’正在形成,其具体内容是坚持日美同盟,提高日本地位,成为政治大国,依靠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发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