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中国“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线。其中重要的内容是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力求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和前景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
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文化日益与经济相融合,并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和产业管理模式,面向市场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不再是一个附属的产业,而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产业部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因素。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在消费支出中占的比重就越高,文化产业创造的财富就越多。我国文化产业也是伴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前进的。
1.中国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取得了超常发展。短短的20多年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9~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6%,比改革开放前高3.5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经济增长快约7个百分点。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8189.5亿元,是1978年的7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位。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1997年又提前3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国家外汇储备2001年底预计可达200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00多倍。我国的煤炭、钢铁、化学纤维、数字程控交换机等产量居世界首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左右,早已解决了世界上1/4人口的吃饭问题。1978~1999年,我国原油产量增长了54%,发电量增长3.8倍。我国高速公路成为排名美国、加拿大之后的世界第三位,到2000年底,总里程达1.5万公里。民用航空线里程150.3万公里,较1978年增长10倍之多。国家铁路营业里程5.9万公里。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电话网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分别超过1.4亿户和7300万户。这样的生产力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整个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形势下,中国的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一枝独秀”,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2.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旺盛的消费需求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使消费文化产品的能力不断提高。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5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2.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0元,增长了3.7倍。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达到85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反映消费构成的恩格尔系数,2000年城镇居民为39.2%,农村居民为49.1%,分别比1978年下降了17.5个百分点和18.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由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64332.4亿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国内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高达80%以上,供不应求的不足2%。城乡居民蛋白食物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户均占有量,在城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农村的普及率也逐年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不到3000万人。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也有了基本保障。这些变化都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3.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体制条件
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立,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大增强,有利于建立文化消费的市场拉动机制。在市场的定价方面,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环节,政府定价比重占4%左右,政府指导价比重占1%左右,市场调节价已高达95%;在农产品收购环节,政府定价比重占9%,政府指导价占7%,市场调节价占84%。价格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使尊重价值规律,让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有了市场调节的基础。在所有制改革方面,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