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年02月 |
十五时期是承上启下、中国经济社会跨世纪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中,文化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仅增强了综合国力、扩大了内需、促进了社会再就业,而且在消除城市新贫困群体、稳定社会、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党中央在五中全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在制定十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中国城市文化产业规模到底有多大?发展水平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何种位置?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份额有多大?它的发展潜力如何?政府应当采用何种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在十五期间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在这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面前,我们应当借助目前国际上广为采用的量化研究手段——指标体系去进行城市文化产业的综合评价,从而为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关于建立大城市文化产业综合评价研究框架的理论背景
城市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描述大中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用以评价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一整套指标体系。它是政府制订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具体产业政策,并对文化产业走向及其发展趋势做出评估的手段和工具。城市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种产业指标体系,与文化事业统计指标体系紧密联系而又相区别。文化事业统计指标体系是中国现行文化体制下的一套统计指标,它涵盖的范围较窄,尚不能作为政府制订宏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则是根据当前国民经济调整和社会转型需要,从第二、三产业等众多指标中选择出来的以及新创立的一些有内在联系、能够反映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及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的主要指标,按照市场经济结构原则有机组合成的指标群。一般来讲,国内外近年来建立的指标体系,都是根据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目的而自成体系的。我们现在要构建的中国大城市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以理论层面的广义文化产业(包括教育、体育、旅游)为研究对象,以突出反映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的指标体系。
建立中国大城市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充分了解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研究的状况,以便借鉴当今最新研究成果,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适应于中国目前城市文化产业中经营性与非经营性文化产业并存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知识经济将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城市的功能和产业结构都在发生划时代的变化,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潮流中最令人关注的焦点。198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文化发展十年规划》中提出,“要对构成21世纪特征的重大世界挑战做出应答,就必须要在发展中强调两个重要目标——发展中的文化尺度和人的文化生活”。“要在经济和技术发展中,将文化和人的价值恢复到中心的位置上来”。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均把文化产业纳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美、日、英、法、德、奥、希腊、意以及发展中的新、泰、马、越等国家研究机构均确定文化产业为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增长点。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出版了《文化时代与文化产业》、《新文化产业论》以及《文化市场论》等书。继而,芬兰出版了《塔尼亚·科特罗(Tanja Korto)国际文化产业趋势》(1997)、《芬兰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和就业影响的统计调查》(1998),爱尔兰则出版了《爱尔兰的文化产业》(1994)。国际上的文化产业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政府的工作及民间的文化产业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欧国家都在致力于制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方案,欧盟也制订了万花筒、MEDIAII计划,旨在推进艺术、多媒体、音像业的生产与培训。
中国的文化产业研究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开始对上海的文化产业进行调查研究,科研成果汇集成《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究》,1998年出版的《发展上海文化产业研究》为上海市政府制订1996~2010年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与可操作的行业发展政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于1996年承担了“九五规划”中“首都文化发展战略”课题,先后发表了《海淀区文化产业发展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