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
中国实施经济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呈现出不同的转型特点。从中国经济区中,东、中、西“三大部”分别实施的梯度推移非均衡发展战略中,一些区域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区域之间经济差异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和相关理论,将有助于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一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经济近20年持续高速的发展,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以满足人民需要为主要内容,以大工业为手段,大规模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阶段。[1]中国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模,促进了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之间的产业转换,呈现出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根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划分,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其中,第二、三产业单位半数以上集中于东部地区,单位拥有量自东向西呈递减态势。东部地区拥有法人单位近290多万个,占56.3%;中部地区119.3万个,占23.1%;西部地区106.6万个,占20.6%。2004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占72.5%、16.8%和10.7%。东、中、西部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分别占全国的76.4%、14.2%和9.4%。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中,东部地区19736.0亿元,占63.7%;中部地区6281.7亿元,占20.3%;西部地区4980.7亿元,占16.1%。以上数据,说明了这三个区域经济呈现出较大的非均衡发展,具体可见图1。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制造业及资源型行业得到重点发展,忽略了第三产业、基础性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创新性的发展,许多区域中行业的竞争力下降,各个区域行业发展也出现了雷同化的趋势。
图1 区域比较图
2.区域经济的互动性较差
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GDP占到全国总量的37%,其中长三角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了20%,这些区域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极,的确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宏观发展。[3]其中,长三角经济区域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域则分居其次,形成了长三角以投资推动和私营主导下的高科技及知识密集产业;珠三角是以外资推动和出口拉动的劳动力密集产业,环渤海是以内需拉动和国企主导的资本密集产业这三种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但是,由于区域之间的经济互动性较差,针对区域间技术成果扩散滞后,资源信息缺乏共享,良性竞争机制尚未健全的发展障碍,各区域地方政府已经采取部分措施,推动了“泛珠三角9+2”计划、“振兴东北”计划和“长江卫星经济区”开发模式。
3.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
中国区域经济在非均衡发展过程中,造成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日益扩大,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拉大。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西部虽然增长很快但与东中部还有很大差距;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相对差距在缩小但绝对差距在扩大;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差距不但很大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变化趋势一样,且状况更为严重;西部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经济发展外向程度来看,西部外贸依存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在利用外资上表现出很大的差距。尽管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性始终客观存在,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针对中国区域经济技术转移、扩散、产业升级的要求,中国区域经济的整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为了进一步消除发展中的障碍,需要尽快正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二 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在本文中,将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提出具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