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就世界而言,过去以国家、民族和政府等方式割裂开的经济体正以市场经济的方式重新整合。就中国而言,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以行政区划决定地域特征和发展模式正在面临很大的挑战,以资源重新分配和提升竞争力为目的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对中国今后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将会成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区域,成为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长江三角洲更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制度优势进一步稳定确定其“龙头”的地位,对中国经济、产业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一 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思想早在80年代就已经出现,在1982年提出了“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的设想,仅包括上海、南京、宁波、苏州、杭州5个城市,1986年合作范围扩大,建立了“上海经济区办公室”和“五省一市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但由于在当时的长三角经济圈中,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差太大,导致长三角经济圈最终难以维持,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浦东的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上海市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4年长三角15城市经济总量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877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1.7%,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下同)达到35147元,利用外资总额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达到52.1%,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处于3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正是国民经济具备了相当实力,进入活跃、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长三角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标志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综合实力跃上新平台。然而,发展中的行政区域分割导致了各自为政,为了各自利益及彰显政绩,颁布出台自己的相关政策,其结果是一方面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大量雷同,恶性竞争的局面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环保等涉及跨行政区域,有利于整个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和可以提高整个长三角竞争力的制度、政策的执行却难以令人满意,由此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议在90年代以来又被重视,营造全球第六大都市圈的概念被提上日程,期望通过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协作、合作和互动关系,来共同分享分工协作带来的经济利益,促进长三角经济圈迅速崛起,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二 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非均衡性制约
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并不意味着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就会一帆风顺,区域内许多人为的或历史遗留的问题正在干扰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进程,阻挡着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形成步伐。区域间不协调与不合作因素制约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而区域内各城市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正是制约着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一大难题。
1.长三角区域经济非均衡性分析
根据2004年的相关统计资料,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等9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造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分析,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基础上,设定特征值为1,所得结果如图1所示。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因子1贡献率达到81.589,足可以反映各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因此可设权重为1,得出表1。
图1
表1 2004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综合实力得分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的因子分析,可以看出长三角内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大体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次为上海,因子得分超过2.0,经济实力各项指标远远高于其他各个城市,是整个长三角的经济中心;第二层次因子得分大于0,包括苏州、无锡、宁波、杭州、南京五市,是各区域经济中心;第三层次主要因子得分小于0大于-0.5,包括绍兴、嘉兴、常州三地;第四层次因子得分小于-0.5,包括南通、湖州、镇江、舟山、扬州、泰州等地。采用SPSS的聚类分析法,所得结果也基本相符,证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确存在静态非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