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
主办方: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
时间:2013年7月17日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
论坛主席:谢耘耕(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论坛嘉宾:(按姓氏笔画排序)
冯建三(《新闻学研究》主编)
刘鹏(《新闻记者》主编)
杨驰原(《传媒》杂志社主编)
陈韬文(《传播与社会学刊》前主编)
陆地(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主编)
郝晓鸣(《亚洲传播学报》主编)
主办方致辞
论坛主席:谢耘耕(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尊敬的各位主编、在座的同学们:
非常感谢大家在炎炎夏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传媒大讲堂一共办了4年,1200名学子曾来到过这个讲堂。我们一直在探索形式上的创新。我们的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让传媒学子和各界的传媒领袖进行交流和互动。去年我们创新地举办了“新媒体与发展全球论坛”,今年我们邀请新闻传播学的主编们和传媒学子做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学术研究成果怎样才能够通过各种期刊——CSSCI、SCI等高层期刊发表,获得学术界认同,并产生社会效益?对很多老师和同学来说,学术压力不小——学校的考核、学生的奖学金等都与论文的发表相关。各位不禁要问各位主编们,他们的办刊理念是什么样的,他们希望发什么样的稿子,什么样的稿子才能更符合主编们的需求?
可能,以前大家会认为诸多核心期刊的主编都是高高在上的,掌握着很多学者和老师的命运,是严肃的甚至是高不可攀的。今天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把六位主编请到会场同大家交流,通过这一个活动,我们更希望让新闻传播的学子们对主编们不再陌生,也让主编们更多地了解传播学子的追求。并希望借此能够促进我们传媒学术的进步,促进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因为所有的希望都是在未来。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新闻传播的硕士生、博士生,明天可能有些人会进入业界,成为一个知名记者、媒体人;也有些人会继续深造,走上漫长的学术之路。
每一届传媒大讲堂内容丰富,收获甚多,除了在这里能够学到知识,还有很多人获得了宝贵的实习机会,获得了进一步的学习机会。在此,我预祝今天的论坛圆满成功,希望主编们和学子们能够进行深入和良好的互动。再次感谢各位主编的光临,也感谢传媒学子们的参与!
主题演讲
架起新闻实践与理论研究间的桥梁
演讲嘉宾:刘鹏(《新闻记者》主编)
谢谢大家,今天想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在《新闻记者》办刊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悟,标题为《架起新闻实践与理论研究间的桥梁》。
新闻传播的学术期刊是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反映新闻传播生态的一面镜子,它既映照出它的华美与深刻,也反映了它的苍白与浮躁。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论文生产的第一大国,但是同时也是生产泡沫学术、垃圾论文的第一大国,这话非常刻薄,但是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客观的。在近三十年中,我觉得新闻传播学科的文章在理论性、规范性上有了提高,但是在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上、透辟的剖析上,并没有显示出同等的进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有些学者说的,理论登场,思想淡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一,我觉得新闻研究和实践存在一个脱离的状况。在我们国家,新闻教育者和新闻研究者是二合一的关系,2012年12月4日《中国青年报》在校园来信栏目里面登的某个大学新闻系学生的一篇文章《新闻学教育能不能更实用》,批评新闻学本身没有能给新闻系的学生足够的专业认同和专业自信,新闻实务的课程教育也没有给新闻系学生必需的职业技能,也无法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关注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新闻媒体甚至向新闻系的学生关上了机会之门,他们更欢迎有经济学、法学、中文专业背景的。“新闻系没有太大的存在必要”的观点近年来屡屡被提起。
新闻传播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越来越多的人不参与、不了解甚至不关心新闻传播的实践。20世纪80年代,我的老师那一代人不但要去教学,同时还要带着学生去媒体学习,甚至自己也要到媒体岗位去锻炼。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找到非常多的值得研究的课题,但是现在不少新闻专业的教师、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