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毛群安作为卫生部新闻发言人的新闻发布特点与效果研究

    作者:杨扬 YangYang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摘要:

    我国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及时向社会通告疫情讯息,稳定社会情绪,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代表卫生部门积极面对社会群众,与外界进行沟通,引导社会舆论。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话语分析方法、议程设置理论,分析了毛群安面对媒体时的话语特点,以及通过议程设置化解危机、塑造政府形象的作用机制及其产生的效果。作为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的长期工作给以后的新闻发言人在面对相关卫生事件时提供了经验,值得深入研究。

    Abstract:

    In 2003 SARS epidemic in China,in order to inform society of the epidemic timely,ensure social stability,Ministry of Health spokesman Mao Qun’an on behalf of the health sector started to face the social masses actively,communicate with the public,so as to guide the public opinion. This essay used method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theories of discourse and the agenda-setting. It mainly analised the discourse characteristics of Mao Qun’an facing the media,as well as the effect to defuse the crisis by agenda setting and the mechanism of building the image of government. As the spokesman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the long-term work of Mao Qun’an,provided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news spokesman in the face of health events.

    从2003年起,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逐渐呈“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而之所以将2003年作为一个分界线,是因为在2002年12月底,关于这种“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开始在互联网流传,由于当时不了解病情,相关的评论内容比较混乱,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3年4月上旬。4月2日,中国政府承诺会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全面合作,并向WHO申报了所有案例。卫生部表示,广东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到4月上旬,中国的官方媒体对“非典”病例的报导已经开始逐渐增多,不过一般都是讲疫情已经得到控制。4月3日,中国卫生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4月21日起,卫生部用准确、及时的权威信息引导舆论,有效动员组织全社会战胜“非典”。可以说,“非典”初期的应对实践令政府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对做好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新闻发布工作进入一个快速发展、全面改进和提高的新阶段。也正是在这次危机处理的过程中,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一 卫生部原新闻发言人毛群安的主要工作形式

    毛群安,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卫生部办公厅原副主任。在2003年“非典”暴发后,他临危受命担任新闻发言人,并从2003年到2011年,一直担任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在许多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代表卫生部,第一时间出现在公众面前,其表现给国内外媒体和民众留下深刻印象(如表1所示)。比如,《人民日报》2003年7月8日《让我们记住这段非常的经历》中讲道:“从4月21日到6月24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每天下午4时都会准时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时间虽然只有几分钟,但他们发布的信息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从‘非典’疫情袭击北京,到世界卫生组织对北京宣布‘双解除’,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毛群安始终在疫情发布工作一线。”在“非典”肆虐之时,卫生部的新闻发布对稳定民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1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参与的部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计

    笔者通过研究卫生部原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先生的工作实录,认为其新闻发言人工作主要通过新闻发布会和接受记者采访的方式来进行,其内容包括两方面,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传播和进行常态卫生事业信息发布。

    (一)突发事件中积极传递信息,化解危机

    危机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尤其是一些突发性的危机事件,会对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引起民众的恐慌。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处理危机。处置措施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危机的“冷却”与“升温”,不当的举措只会令危机升级并引发新一轮的次生危机。在信息及媒体极度发达的今天,传播已跨入新媒体时代。政府、媒体与公众三方间已存在三角互动关系。如果媒体在危机发生前通过其丰富的采编信息源,及时发现危机的先兆并向政府决策层传递信息,为其采取措施提供参考,就可能把危机处理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媒体有可能成为引起危机升级的助推器,令危机扩大化、严重化。“危机时期应随时发布最新消息,使外界的臆测空间降低,并可使外界得知组织随时掌握最新状况。”“公众对风险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都是有害的,有时比危险本身更危险。”[1]

    例如我国的“非典”疫情期间,疫情的不断蔓延扩散最终引发了全球性恐慌,全世界超过一百个国家都发布了拒绝中国人员入境公告,《华盛顿邮报》矛头直指中国政府,发表评论员文章《让世界隔绝中国》。面对危机的不断升级,中央及时采取强有力措施,新闻发布制度化适时全面铺开,各级部门频繁、及时的新闻发布,对于平息危机、重塑我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3年4月21日是一个真正的分水岭。从这一天起,卫生部每日于下午4点整,用标准、规范的形式,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向全国通报每日疫情。当时在全国各地县级以上的医院中,每家都设有专人负责“非典”疫情的统计和上报工作。县级或城市内区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负责收集辖区内全部医院的疫情信息,逐级上报到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卫生主管部门,汇总后上报卫生部。各省份数据上报后,由卫生部专家组和疾病控制中心专家组分头进行分析研究。疾病控制中心重点统计分析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