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
流行语的生成经历了一个公众对普通词语再生产的过程,其往往体现了对权威的“去中心化”。或者说,一个词语即使再平淡无奇,一旦被公众赋予“去中心化”的意义,就具有广被传播、成为流行语的可能。流行语的“去中心化”又反映了媒介技术创新下社会变迁的“去中心化”趋势。
The generation of popular words and phrases comes from the reproduction of ordinary words and phrases by the public which reflects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authority. In other words,even if a word or phrase is no stranger,once the public gives it a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it is very possible to spread widely.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popular words and phrases also reflects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ocial change.
在网络背景下,流行语作为一种与当今社会紧密互动的语言现象,应该是传播学、语言学、社会学、修辞学不可回避的一项新兴课题,而一个新兴课题能否得到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在于学界能否就此课题提出较有意义的问题,其次在于学界能否用合适的方法来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
以往流行语研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某个或某类流行语的形式和语义结构如何构成和演变,这些演变又基于什么样的语言学机制,基于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基础。针对以往局限于单个或单类流行语研究,本文试图提出几个问题:各个或不同种类的流行语之间有无关系,即它们到底是毫无联系地随机产生,还是彼此之间有共同的诞生原因和动力;如果有,这个动力又是什么;流行语群诞生、传播的动力和社会变迁如何发生关系。
由于问题提出的不同,导致运用的方法可能不同。以往流行语研究往往只关注单独一个或一类流行语,所以可以基于结构主义视角,找出语言学意义上流行语的演变机制,比如运用语法学理论描写流行语在形式上的演变机制,运用语义学理论描写流行语在语义上的扩散机制,运用语用学理论描写流行语在隐喻上的认知机制。而当我们把视野投向流行语群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仅仅把流行语看成具有语言学意义的特殊语言现象,而应该将其定位于体现社会变迁的透镜,即我们不是从结构主义视角找出流行语背后的某种机制,相反也许我们应该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结合流行语的语境,从解构主义视角来考察流行语生产、使用、再生产及其和社会变迁趋势的呼应关系。
一 “斜眼”论的提出
“斜眼”即患有斜视的眼睛,这种眼睛无法专注于一个中心,或者说观察者以为斜眼专注于甲处,其实它专注于乙处,它既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也是一种轻视的神情,或者说斜眼无法形成唯权威的谄媚,相反它更可能是一种反叛、一种不屑,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的外在表征。薄泽(Beauzee)在《方法论百科全书·语法与文学》中把斜眼和语言结合起来,指出:“Louche【斜眼的,曲解】,这一词语在语法的上下文中,用来指初看是一种含义,但是实际却指示完全不同含义的表达……就像斜眼的人看似在望向一个方向,实际却是在看别的地方。”[1]实际上,薄泽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语言单位是形式化后的概念,也是言说者的眼睛,即语言在对世界区别化、概念化、情绪化的同时,也给了言说这种语言的人一双洞察又带着曲光的眼睛,透过这个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但这个世界是在语言认知框架限制下的世界。第二,语言单位虽然可以影响言说者的认知,但是言说者也决定着语言单位的意义。每种词语都可能有无穷种语义义项——不同的语境可能赋予该词语不同的义项,而言说者则可以根据自己认同的语境选择这个词语的义项,即言语博弈中的双方或者多方虽然使用了同一个词语,但是由于彼此认同的语境不同,可能对此词语的理解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如果说第一层意思是名词“斜眼”,指称“限制言说者对世界认识”的语言单位;第二层意思则是动词“斜视”,强调言说者曲解语言单位意义。这两层意义并不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影响的,表现了一个词语“再生产”的演变过程,即使用者在某个语境中使用该词语之后,受众开始关注并“斜视”该词语,即受众结合语境对该词语进行偏离使用者初衷的阐释,并将阐释义临时赋予该词语中。随着该词被频繁使用,该阐释义就会渗入并固化入该词语意义中,该词语随即完成再生产,变成斜眼,重新进入流通领域,随后新受众在理解该词语的时候,透过该斜眼,会自然理解并联想到渗入该词语的阐释义,而生产此阐释义的语境借助词语的流通也随之得以传播。
显然,薄泽的“斜眼”论和流行语密切相关,从第一层意义上看,新词语的出现与流行其实意味着言说者重新认识、区分、概念化世界,而这种重新认识可能是为了顺应并促进社会变迁的需要。从第二层意义上看,流行语“再生产”的过程,必然伴随言说者的斜视,即使用者最初用它看此处的时候,接受者重新解读它,并将其看向他处。而接受者重新解读该流行语的时候,他在告诉使用者,我不仅是使用者,还是生产者,或者说在现实力量强弱悬殊的话语博弈中,虽然作为弱者的接受者可能并不具备行政、资本上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