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
2005年日本的动向,是亚洲邻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以小泉为代表的自民党强硬势力似乎在扩展它们的社会基础,日本在对外关系上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势头(包括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攻势)。这个亚洲第一经济强国和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方面不断升温它与美国的特殊盟友关系,另一方面却恶化了与邻国的关系。2005年9月小泉的再次胜选,向我们提示了问题的严重性。吴广义研究员依据他对日本问题的长期研究,对日本在“成为普通国家”名目下推进的大战略做了深入的分析,对这一年日本外交各方面的得失做了全面的梳理和评估。
——主编手记
日本朝野将战后60周年的2005年作为日本摆脱战后体制,推进以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为目标的“普通国家”战略的最佳时机。为此,小泉内阁采取了四大策略:强化日美同盟,追求共同战略目标;否认侵略历史,为“战败国”摘帽;修改“和平宪法”,为军事大国松绑;全力“争常”,以确立政治大国地位。这四大策略的实施,确实将日本“普通国家”战略推进了一大步,但也遭到重大挫折,从而引发了日本朝野对“普通国家”战略的反思。然而,“9·11大选”及小泉获胜阻碍了这一反思的展开。展望未来,小泉新内阁如何调整外交政策,将关系到今后日本“普通国家”战略的实施进程,并对东亚乃至全球政治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一 加快推进“普通国家”战略之四大策略
小泉纯一郎自2001年出任首相以来,承袭了由“政治大国”战略、“国际国家”战略演变而来的“普通国家”战略的基本理念,将摆脱战后体制,追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内政外交重大举措都是在“普通国家”战略之下运作的。与前几年“只做不说”,稳步推进的做法相比;从2004年年底开始,以战后60周年为契机,小泉内阁对“普通国家”战略的推进明显加快了步伐,着重采取了四大策略。
1.强化日美同盟,追求共同战略目标
依托美国的力量,平息周边国家对日本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外部压力,谋求亚洲战略优势和本国利益最大化,是日本“普通国家”战略的基石。2004年10月12日,借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访日之机,日本政府提出修改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设想。11月19日,日本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前往美国,提出亚洲的安全形势比欧洲更为严峻,两国有必要贯彻日美安全同盟并提升自卫队国际合作的力度。大野功统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副总统切尼和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会谈后称:“日美关系正在向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关系演变。”[1]
在日本的推动下,2005年2月19日,日本外相町村信孝、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与美国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华盛顿举行日美安全磋商委员会“2+2会议”。会后发表共同声明:日美两国将中国“台湾海峡的问题”以及日俄北方领土、朝鲜核危机等问题列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将“在全球推广‘基本价值’、应对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维持国际能源供给”列入全球共同战略目标,为此“加强美日安全暨国防合作”,强调美国重新调整并加强全球军事部署,加强两国军队互动的重要性以及维持美军驻防日本的必要性。[2]日美安保体制从此超出双边范畴,美国将帮助日本达成诸多战略利益,包括使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解决日俄北方领土问题;日本则支持美国在日本本土和亚太地区的重新调整和部署,以牵制中国和俄罗斯等地区大国。
日美将台湾地区问题列为共同战略目标,表明日本政府经过反复考量,认为公开其“在世界的范畴里考虑日美同盟”[3]的新国家战略的时机已经成熟,主要目的是依靠美国,遏制中国。以往,美国蓄意拉拢日本共同干预台湾海峡两岸事务,但日本政府则从未公开介入,避免触犯中国这一核心国家利益。这次日本政府将中国台湾问题纳入日美共同战略目标的同时,连续提升日台关系,2004年年底批准台湾岛内激进“台独”势力的总代表李登辉访日,2005年4月允许“台独”组织“台湾团结联盟”组团前往日本参拜靖国神社,8月2日,日本内阁通过《2005年度防卫白皮书》,呼吁台湾转换战力,否则很快就会让解放军取得军事优势。日本同中国台湾地区关系的升级还表现在高层互访有新突破。9月5日,陈水扁秘书长游锡堃赴日本出席“台日论坛”,试图提升“台日准同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