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上海发展

    作者:陈维 胡琦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摘要:本部分内容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上海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上海经济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的区域一体化实践——“上海经济区”,接下来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轨迹,之后从区域一体化角度分析了上海经济发展特点,然后提出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上海架构世界城市基础的现实要求,之后又从产业结构的增长效应看上海未来的产业发展,继而表达了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认识与实践。最后又提出了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上海加强区域协作联动的标志性举措,是上海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引子 “上海经济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的区域一体化实践

    1983年6月30日晚,苏浙沪三地的党政领导被请到国务院开会,具体讨论和确定成立上海经济区的任务和实施原则。在这次会议上主要明确了以下四点:(1)上海经济区的成立主要解决条块矛盾,解放生产力。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长期按条条块块管理,产生诸多问题。(2)通过上海经济区的实践,探索一条依靠中心城市发展经济的路子。(3)上海经济区的运作要有个统一的管理机构。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研究,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深入分析阻碍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并且明确这一机构的工作先从规划做起。为此国务院决定在上海成立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组织大批专业人员对这一区域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准备着手编制上海经济区的发展规划。(4)强调上海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是试验性质,目的在于通过这一探索,在全国逐步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不同规模的发散式网络型的经济区。

    1983年成立的上海经济区包括上海在内的10个市,并规定上海作为整个经济区的中心。当时上海经济区的区域为:上海市和10个郊县;江苏省4个市(常州、无锡、苏州和南通)和18个县;浙江省5个市(杭州、嘉兴、湖州、宁波和绍兴)和27个县。当时,在这一区域集中了全国20%左右的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24%的机械工业,32%的纺织工业以及50%以上的造船工业。1984年12月,国务院决定上海经济区的区域扩大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和一直辖市。扩大后的上海经济区拥有人口近2亿,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实力最雄厚的地区,当时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均占全国的1/4以上。

    上海经济区成立后,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工作。

    1.编制上海经济区规划

    1983年8月,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召开了上海经济区规划理论研讨会,提出了“坚持改革、搞好规划、促进联合”的思路。同年9月,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开始编制上海经济区的“七五规划”及远景规划(至2000年),并进一步明确了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各类经济中心,通过经济中心来组织和管理经济,形成合理的经济网络。并重点编制经济区的能源、交通、外贸、技术改造、长江口和黄浦江及太湖治理等规划。

    2.制定上海经济区发展战略

    1985年3月,在上海经济区省市长联席会议上,通过编制经济区发展战略纲要的决定,由上海经济区研究会与“规划办”研究组牵头组成课题组。一年多之后,在前后八易其稿的情况下,正式推出《上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纲要》。

    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依然是一份不错的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上海经济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旨在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中心作用,打破经济体制的僵化模式,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新体制。”在具体做法上,提出了“丁”字形概念:“把经济区沿江沿海的‘丁’字形黄金地段,逐步发展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带和港口城市群。上海和长三角的工业,主要向高、新、精、尖发展,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发展。”

    3.展开经济区内部的各方面经济合作

    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提出了“统一规划、择优发展、经济联合、建制不变、利益均沾、荣辱与共”的原则思路,至1983年12月,经济区内的省市之间,已分别建立了统计、经济信息、投资信息、农村信息等几个网络,为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经济区内还建立了二十多个跨地区的同行业联席会议,交流情况,组织协调。经济区内的加工企业间建立了一批生产联合体,当时重点抓了自行车生产的联合试点,上海经济区内的5家自行车整车厂和40多家零部件厂实行了联合。同时,上海、宁波、张家港、南通进行了四港联合。

    1988年6月,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宣告撤销。对于这一突然的撤销通知,一般的解释是,当时国务院正在进行机构改革,要裁减一批机构。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上层的一些领导,以及经济区内一些省市对此有不同看法,因此做出了撤销决定。尽管个中原因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项历时5年多的艰苦试验,就此画上了句号。其后几年,这一区域的经济合作陷入了一段长长的低谷。

    主要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和短缺市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