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
引子 “上海经济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的区域一体化实践
1983年6月30日晚,苏浙沪三地的党政领导被请到国务院开会,具体讨论和确定成立上海经济区的任务和实施原则。在这次会议上主要明确了以下四点:(1)上海经济区的成立主要解决条块矛盾,解放生产力。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长期按条条块块管理,产生诸多问题。(2)通过上海经济区的实践,探索一条依靠中心城市发展经济的路子。(3)上海经济区的运作要有个统一的管理机构。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研究,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深入分析阻碍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并且明确这一机构的工作先从规划做起。为此国务院决定在上海成立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组织大批专业人员对这一区域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准备着手编制上海经济区的发展规划。(4)强调上海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是试验性质,目的在于通过这一探索,在全国逐步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不同规模的发散式网络型的经济区。
1983年成立的上海经济区包括上海在内的10个市,并规定上海作为整个经济区的中心。当时上海经济区的区域为:上海市和10个郊县;江苏省4个市(常州、无锡、苏州和南通)和18个县;浙江省5个市(杭州、嘉兴、湖州、宁波和绍兴)和27个县。当时,在这一区域集中了全国20%左右的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24%的机械工业,32%的纺织工业以及50%以上的造船工业。1984年12月,国务院决定上海经济区的区域扩大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和一直辖市。扩大后的上海经济区拥有人口近2亿,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实力最雄厚的地区,当时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均占全国的1/4以上。
上海经济区成立后,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工作。
1.编制上海经济区规划
1983年8月,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召开了上海经济区规划理论研讨会,提出了“坚持改革、搞好规划、促进联合”的思路。同年9月,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开始编制上海经济区的“七五规划”及远景规划(至2000年),并进一步明确了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各类经济中心,通过经济中心来组织和管理经济,形成合理的经济网络。并重点编制经济区的能源、交通、外贸、技术改造、长江口和黄浦江及太湖治理等规划。
2.制定上海经济区发展战略
1985年3月,在上海经济区省市长联席会议上,通过编制经济区发展战略纲要的决定,由上海经济区研究会与“规划办”研究组牵头组成课题组。一年多之后,在前后八易其稿的情况下,正式推出《上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纲要》。
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依然是一份不错的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上海经济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旨在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中心作用,打破经济体制的僵化模式,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新体制。”在具体做法上,提出了“丁”字形概念:“把经济区沿江沿海的‘丁’字形黄金地段,逐步发展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带和港口城市群。上海和长三角的工业,主要向高、新、精、尖发展,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发展。”
3.展开经济区内部的各方面经济合作
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提出了“统一规划、择优发展、经济联合、建制不变、利益均沾、荣辱与共”的原则思路,至1983年12月,经济区内的省市之间,已分别建立了统计、经济信息、投资信息、农村信息等几个网络,为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经济区内还建立了二十多个跨地区的同行业联席会议,交流情况,组织协调。经济区内的加工企业间建立了一批生产联合体,当时重点抓了自行车生产的联合试点,上海经济区内的5家自行车整车厂和40多家零部件厂实行了联合。同时,上海、宁波、张家港、南通进行了四港联合。
1988年6月,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宣告撤销。对于这一突然的撤销通知,一般的解释是,当时国务院正在进行机构改革,要裁减一批机构。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上层的一些领导,以及经济区内一些省市对此有不同看法,因此做出了撤销决定。尽管个中原因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项历时5年多的艰苦试验,就此画上了句号。其后几年,这一区域的经济合作陷入了一段长长的低谷。
主要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和短缺市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