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
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已成为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了实现新一轮大发展,长三角地区要以高附加值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技术全面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在区域竞争中“走通华山一条路”。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只有大力推进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形成人才集聚高地,才能提升长三角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才能为长三角地区的新一轮发展提供最大的力量源泉。
一 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长三角地区各政府部门不断加强人才工作,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在人才数量、就业层次、文化程度以及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使用等人才工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长三角地区特色。
1.人力资源总量稳定,人才队伍不断扩大
1993年长三角地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由于人口增长惯性的作用,长三角地区总人口仍然不断增加。相应地,长三角地区从业人员的数量也稍有增加,2001年长三角地区从业人员7068.02万人,比1990年的6911.31人增加156.71万人,增长了2.27%。因为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小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而引起的平均劳动参与年龄的推后,长三角地区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略有下降。如,2001年长三角地区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53.54%,比1990年的56.22%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长三角整体从业人员的比重以及江、浙、沪三地从业人员各自的比重从1990年到2000都呈现下降趋势,到2001年开始回升,这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见表1)。
表1 长三角地区主要年份从业人员数量及比重变化
随着长三角地区人口整体文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对人才教育和培训力度的加大,长三角地区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加,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也不断上升。江、浙、沪三地人才都呈现上升趋势,2005年浙江省中专以上学历或取得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将达240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重占60%以上,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人数达900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人数达60名。
2003年底江苏拥有各类人才总量已达45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8万人,两院院士86人,2004年在校大学生突破百万人,人才资源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
按照“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统计标准,2002年上海人才资源达到135万人,比1994年增长近1倍(91.73%),比2000年增长19.45%。2002年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是17.04%,比2000年上升了1.88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上海人才资源数量的变化
2.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人才资源以三产为主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增加,长三角地区从业人员比重出现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逐步上升的态势。到2001年,江苏还处于“一二三”的产业结构模式,浙江为“一三二”的产业结构模式,上海则已形成明显的“三二一”产业结构模式。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引起从业人员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从业人员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上升趋势。如表2所示,长三角地区从业人员第一、二、三产业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表2 长三角地区主要年份从业人员的产业构成变化
3.人力资源趋中年化,人才资源呈年轻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长三角地区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也日趋老化。一方面,表现在从业人员的年龄分布上,青年比重降低,而中老年比重上升。以上海为例,2000年与1990年相比,15~34岁年龄组从业人员降低了7.43个百分点,而35~49岁和50岁以上年龄组从业人员分别提高了8.12个和0.69个百分点(见表3)。另一方面表现为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和年龄中位数的提高。2000年长三角地区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37.8岁,年龄中位数35岁,分别比1990年提高了1岁和2.6岁。
表3 上海从业人员的年龄构成变化
与从业人员年龄变化趋势不同,长三角地区人才资源的年龄层次降低,结构趋于年轻化。以上海为例,如表4所示,在2000年专业技术人员中,15~24岁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占13.7%,25~34岁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占30.4%,分别比1990年增加了2.8个和1.6个百分点,而35~54岁中老年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占48.2%,比1990年明显下降,下降了3.4个百分点。
表4 上海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构成变化
4.人力资源素质提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