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
慈善超市起源于美国,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慈善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它是将市场机制引入慈善事业的一种尝试和创举,是运用社会企业的理念实现社会财富共享的操作化切入点。中国慈善超市肇始于1996年开始的经常性捐助运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解决贫困对象生活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自2002年慈善超市首现于沈阳后,经民政部大力倡导,慈善超市在我国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各地已建有慈善超市8100多个,同时还有28000多个社会捐助站点。但是,慈善超市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潜藏着诸多问题,比如,慈善超市主体定位不明晰、制度设计不足以及建构机制不合理等,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那么,在慈善超市运作中政府该扮演何种角色?国家政策又如何支持?捐赠机制怎样才能实现长效化?慈善超市自身如何发育出“造血”机能?这些都是困扰慈善超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到公民的捐赠热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旨在对慈善超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其创新式发展加以理论与实践阐释,探讨慈善超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 美国慈善超市及其社会企业理念透视
1902年,美国慈善机构利用超市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慈善运作实体——“好意慈善事业组织”(Good Will)。其主要业务是接受、处理、销售市民们捐赠的旧物,用销售这些物资得到的善款为残疾人、失业者、新移民等兴办各种类型的福利工厂、职业培训机构和就业安置场所。一般采用“前店后厂”模式,即前面是“慈善商店”,后面是捐赠物品的维修处理车间、工厂。职员一般需要接受商业管理培训,并有一个实习期,然后才能获得全薪工作。“慈善超市”的货物来源主要是市民的捐赠,并能够获得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大多数情况下,慈善超市的物品价格低于正常商品,因而倍受低收入群体的青睐,在与其他纯商业性超市、商店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慈善超市的主要益处:一是解决了经常性捐赠存在的很多问题(如捐赠物品的存放问题、捐赠物品的发放问题),二是“前店后厂”的模式,可以安置很多下岗人员和残疾人、贫困人群。从2006年Goodwill的年报可以计算出,该组织旗下2145家门店共接收6200万人次捐赠,变现物资价值18亿美元,为93万人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为36万人提供了工作。也就是说,每33秒就有一个人得到了Goodwill Industries的职业培训;而每57秒就有一个人从Goodwill Industries那获得了工作。美国慈善超市具有以下特点。
(1)慈善性非营利组织。慈善超市也是慈善组织的一种,无偿或低偿为城市贫困者与低收入群体服务,因此其具有慈善性。慈善超市身份为非营利组织。慈善超市的运营是非营利性的,介于政府部门与市场之间,属于第三部门。
(2)市场化运作与企业化管理。美国的慈善超市是非营利性慈善组织,但其运作手段却主要是市场化运营,经营手段与普通超市并无太大差异。美国慈善超市采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强调成本控制,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强调运行效率,其员工大多为专职人员,具有专业化队伍,强调员工培训。
(3)实物救助与服务援助相结合。美国的慈善超市主要是把市民捐赠的物资进行加工处理后发放给待救助者,对物资进行再分配,实现实物救助。同时,经营利润再次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举办福利工厂并进行员工培训。总体上呈现救助内容与救助项目多样化特点。
(4)其发展属于典型的社会企业模式。慈善超市把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它们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它不是纯粹的企业,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服务,它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其组织形态在于运用商业企业战略,和社区组织一起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唯一使命。
(5)其所体现的循环经济特征。循环经济侧重于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资源节约的循环和生态效能。慈善超市通过对捐赠物品的再加工、再利用使经济活动生态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而且是经济社会过程,其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并在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资源共享、社会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