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
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西安提出要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着手实施该战略。到2007年为止,西部农业实现了稳定增收,新农村建设逐步进入正轨,农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改善。鉴于此,本报告基于西部蓝皮书过去几年对新农村农户收入与支出的分析,以及结合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西北大学团委进行的“您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问卷调查活动对西部“三农问题”的了解,对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的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
一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分析
1.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分析
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人口占全国的22.8%,其中农村居民占绝大多数,所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生活问题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最直接目的。1999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和实施的第一年,该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578.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210.3元低632.1元。到2007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004.2元,比1999年增加了1426元,年均增长率为10%;同期,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到了4140.4元,增加了1930.1元,年均增长率为9.7%。可见,西部大开发以来,由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放退耕还林补贴、减轻减免农业税等政策,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1999~2007年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2.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特征分析
(1)在未扣除价格因素情况下,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年平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仍旧呈扩大趋势。1999~2007年,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但是由于西部大开发之前,西部的绝对基数较小,西部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值相差依然呈现扩大趋势,从1999年的632.1元扩大到2007年的1136.2元(见图1)。
图1 1999~2007年全国及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
(2)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仍然是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表2是1999~2007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构成与全国的比较情况。可以看出,在西部开发的十年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始终是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1999年和2007年这两项收入合计占农村居民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3.8%和90.6%,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则为94%和91.5%。从收入构成的内部比例来看,西部地区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由1999年的76.3%下降到了2007年的60.8%;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则由65.5%下降到了53%。从收入构成各个部分的增长来看,西部地区家庭经营收入由1999年的1203.7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825.4元,增长了51.6%;同期全国水平增长了51.5%;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由277.1元增加到了895.2元,增加了2.2倍,而同期全国水平则增加了1.53倍。西部地区农村居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由97.4元增加到了283.6元,增加了1.91倍,同期全国水平增加了1.66倍。可见,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相当,而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及转移性收入的增长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因为,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程度更为严重,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人数急剧增加,从而其工资性收入增加迅速;另一方面,国家为改善西部生态,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等工程而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进行了大量的补贴,形成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这构成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2 1999~2007年西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构成
(3)总收入中货币化程度显著提高,但是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3587.6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83.1%,与1999年相比增加了1700元,增长幅度为90.1%;同期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958.4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85.6%,与1999年相比增加了2402.1元,增长幅度为94%。很显然,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货币化程度虽有明显提高,但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幅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1999~2007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加了1410.2元、561.9元、139.1元,增长幅度分别为125.5%、169.0%、90.7%,其中工资性收入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