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取得进步与发展的同时,卫生事业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长期以来落后与停滞的西部地区卫生事业也逐渐改变原有状态。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经过改革与发展,西部地区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改革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西部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特殊的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也在不断进行有益的创新与尝试。
本文描述了过去十年来,西部地区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了各省份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探索过程中进行的有益实践,并对西部卫生事业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 中国西部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西部地区经济文化一般比较落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其健康水平也较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病交加的现象较为普遍。1999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及一系列政策的付诸实施,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健康水平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医疗保健需求也相应增长。
西部大开发以来,党中央为西部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加大了卫生投入力度,实施了公共卫生保障体系、传染病急救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将卫生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着力解决农村卫生、疾病控制和医疗服务公平性等方面的问题;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争取国际合作,实施了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控制等项目;卫生事业快速、持续发展,卫生法制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精神卫生中心、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医先进县建设、爱国卫生工作等不断发展完善。
但是,西部地区卫生事业及人民健康水平与我国中部和东部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2003年,中国科学院根据人寿状况、身高状况、疾病状况、文化素质四个方面对我国各省份的人口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将我国各省份健康状况分为五等,西部各省份几乎占据了所有得分最低等级,远落后于中部和东部各省份。2005年,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专门针对我国西部省份城乡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开展的调查也显示:从教育、卫生、饮水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指标来看,西部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存在显著差距;西部农村公共卫生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较差;农村医疗服务利用明显不足,有病未治疗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值大约5个百分点,应住院未住院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乡镇卫生院运行艰难,效率低下,村级卫生室又以私人所有为主,财政资金几乎到不了村级卫生室。从每千人口平均拥有的医生数、卫生院床位数比较,西部比其他地区并不低,但是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卫生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而且多数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以致广大农村医疗条件很差,特别是乡村卫生站设施简陋,医疗设备不足,卫生技术人才缺乏,山区和贫困地区更严重,人口死亡率高,人均预期寿命低,全国平均预期寿命最低的8个省份全部在西部地区。根据《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2000年时的人均期望寿命达不到全国1981年时候的水平,相差近20年。[1]
为了完善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国家于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国9亿多农民,其中绝大多数在西部地区。新农合的实施,对于西部地区农业人口的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央制定的原则框架内,西部各省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新农合的管理运行机制,新农合制度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参合农民普遍受益,新农合取得了巨大成就。2006年,中西部地区有89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占中西部地区县(市、区)总数的41.15%,覆盖农业人口2.96亿,占中西部农业人口的45.48%,参加合作医疗人口为2.35亿,参合率为79.43%;2007年,中西部地区有1795个县(市、区)开展新农合,占中西部县(市、区)总数的82.91%,参加新农合人口为5.03亿,参合率为84.44%;2008年,中西部地区有2104个县(市、区)开展新农合,参合人口为5.77亿,参合率为89.9%,参合地区和参合人数稳步增长。此外,中央对西部在政策和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