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老兵回家

    作者:欧阳洁 王发财 杨团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摘要:“老兵回家”公益项目是由媒体人孙春龙牵头,联合全国各地的热心网友建立起来的。其主要工作包括:帮助流落异乡的二战老兵回家探亲;寻找二战时缅印战场牺牲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他们运送回国安葬;重建和保护修建在当地的纪念碑及墓地;建立相关历史资料,帮助国内研究二战史的民间学者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并促进与美国、英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地的相关机构进行对接和交流,资源共享。这个2008年5月启动的公益项目终于在2011年正式注册进入组织化运作。2011年11月11日,由孙春龙担任理事长的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孙春龙全职投入,由5名专职工作人员和2名兼职财务人员以及志愿者共同完成具体工作。此前“老兵回家”项目在全国各地已经有2000多名活跃的志愿者,并有2万~3万网友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老兵回家”中来。

    特征:老兵回家项目是国内首个针对国民党老兵的关怀项目,该项目超越了国界和身份的界限,也是老兵的私人情绪和国家之间的重要纽带,更是对一段被忽视的真实历史的记忆。老兵回家正有效地促使国家从人性和责任的层面回顾和记载这段历史,而其社会动员能力在跨越国界的项目中进一步被放大。

    【背景】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打通抗战的“输血线”,中国军人出征滇缅印,抗击日本侵略军,被称为“中国远征军”。这支部队,在滇缅印战场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也换回了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征战的彻底胜利。

    1945年,中国远征军战胜日寇,又要听从命令回国参加内战。一批不愿参加内战的士兵便留在了缅甸。谁料内战结束,当年的大部队到了台湾,内地红色政权把他们划为敌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种运动纷至沓来,这些抗战老兵们成为“国民党的残余”,曾经的卫国经历只能沉默。在过去的历史教科书里,直到2000年,几乎只字未提国民党抗战的正面战场,滇缅战争更是被长期遗忘。

    七十多年来,当年的英雄儿女再也无法踏上祖国的土地,与国内的亲人们也失去了联系。在缅甸,他们过着最底层的生活,在中国,他们连一个合法的身份都没有,很多人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中度过余生。

    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的情况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2002年,在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的组织下,由9名老兵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回国访问团终于成行。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的申请获得中央批准,部分中国远征军老兵获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纪念章。

    从关注中国远征军开始,一些志愿者开始自发集结于论坛上。2004年,互助抗日老兵论坛正式启动,自发资助身在云南的中国远征军老兵,5年间,共资助了百位生活在滇西的抗战老兵。

    2008年10月19日,援助中国远征军的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在孙春龙的倡议下,民间力量与媒体联动,将流落缅甸65年的远征军老兵李锡全接回了湖南常德。

    2005年,时任《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的孙春龙深入缅甸进行采访,偶然了解到这一段历史,开始考虑要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008年元月,孙春龙在密支那采访,认识了已89岁高龄的李锡全,李锡全自1938年离开湖南常德的老家以来,已有70年未曾和家里人联系过。

    李锡全只是众多流亡缅甸老兵中的一个缩影——十几岁时就离开老家参加战争,之后再没有跟家里联系过,有人因为是文盲没法写信,有人因为年纪太小,完全记不清家人的名字和家的地址,还有人跟家里有联系却不敢回去,还有很多人筹不到回国的路费……

    当时的孙春龙也无从详细得知像李锡全这样的流亡国外的老兵到底有多少人、主要分布在缅甸的哪些地区、生活状况到底如何,那个时候的国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而对于那一时期的这段历史,也鲜有详细而准确的史料记载,当年为国家利益而浴血奋战的英雄们,正在成为被历史遗忘的人群。

    出于热心,孙春龙在博客上求助,让网友帮忙寻找李锡全的家人,李锡全提供的只是70年前的地址,却没想到六小时后就有湖南桃源的网友提供了准确的线索。顺理成章地,孙春龙有了帮助李锡全回家的想法。他未曾想到,几年后,作为国内首个跨越国界关怀国民党老兵的公益项目,老兵回家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关注。

    【过程】

    一 靠多方力量克服重重困难

    最开始,帮助老兵回家的项目面临重重困难。首要的问题是筹款的问题。即使是紧打紧算,把李锡全从密支那接回中国的湖南也还是需要两万块钱,孙春龙找了好多企业寻求帮助,好不容易有三家企业应承下来,第二天却又以没有回报为由反悔了。孙春龙几番周折又找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这个老总对这一段历史也非常了解,愿意赞助二十万,但最后北京的总部还是没能批下来。失望之余,湖南一个民营企业打来电话表示愿意赞助,李锡全回国之梦才没有泡汤。

    对于老兵们来说,最大的障碍还不是筹款,而是他们身份的尴尬。

    孙春龙在为李锡权办理回国的相关手续时,有关部门却表示,由于李锡权没有身份证明,不能办理入境手续——历史的原因,这些人成为流落在缅甸的难民,没有缅甸国籍,也早已不是中国人。

    无奈之余,孙春龙只得接受几名志愿者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