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
在深圳市民营经济发展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其发展的现状、阶段和问题,剖析总结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民营经济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为下一步民营企业扶持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非常重要,而且也非常及时。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课题组采用到有关部门登门收集资料、企业个案走访解剖、企业代表座谈、企业抽样调查问卷、借重专家“外脑”、查阅有关文献等综合调研方法,在吸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分析和研究,形成了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经反复论证,课题组设计了由46个大类问题、107个子问题组成的大型企业问卷。为保证质量和数据的代表性,在考虑到企业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具有代表性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法,选取民营企业500家,委托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40.6%,并采用国际通用的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问卷及相关数据进行多维和交互分析,为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调研目的。
一 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①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总量已占据全市的“半壁江山”。深圳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发展非常迅速。以总量占深圳市民营企业总量70%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为例,建立特区之初,仅有6家个体工商户,年营业额不足3万元。到了大发展时期的1998年,个体工商业达12万户,从业人员297747人,注册资本16.48亿元,年营业额88.89亿元;私营企业数为34099户,投资者人数为100158人,雇工人数338652人,注册资本524.24亿元。仅仅过了五年,到2002年底私营企业数已发展到66943户,比1998年增长96%,总注册资本1079亿元,比1998年增长一倍,投资者人数达到200829人,雇工人数为535544人;个体工商业户数为185760户,比1998年增长54%,从业人员402581人,注册资本29.63亿元,比1998年增长80%(详见图1)。无论是从各项指标的绝对值,还是从增长速度看,深圳市民营企业度均在全省乃至在全国大中城市占据显著位置(省内情况见表1)。
图1 1998~2002年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企业规模变化趋势
②涌现一批举足轻重的优强企业。在深圳市众多民营企业中,既有华为、中兴、创维、香江、比亚迪、海王集团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明星大企业”,这些企业以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在全国同行业居于龙头或领先地位而称雄;也有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在某一专业领域称强的民营中小企业群体。据初步统计,2002年深圳市产值或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3家,1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超过20家,1亿元以上的超过200家。此外,进入深圳市工业百强的民营企业有16家,进入深圳市2003年度便利直通车服务大企业名单的民营企业有26家。
表1 深圳民营经济主要指标与广东省比较(2002年)
③助推深圳市经济增长,整体贡献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市仅个体私营企业即实现工业增加值344.86亿元,占全省的26.4%,占全市GDP的15.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48亿元,占全市总额的60.9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4.85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9.5%,占全省民营固定资产投资的51.87%。民营企业对国家的税收贡献在全国全省都是相当突出的。据税务部门统计,自1996年以来,深圳市民营企业纳税年均增长73%,2002年上缴工商税收55.56亿元,占全省民营企业税收的19.81%,占全市工商税收的11.45%。其中华为、安圣电器名列2000年全国民营企业纳税第一和第二名,顺电实业、爱施德企业已列入全国民营企业纳税百强行列。从区镇一级看,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如龙岗区2002年民营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60.22亿元,占全区的23.9%,高于全市8.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亿元,占全区80%,上缴税收23.08亿元,占全区的44.67%,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④投资遍布三大产业,经营领域不断拓宽。近几年,在商贸领域,民营企业约占全市批发商业企业的80%以上,约占零售和饮食企业的90%以上;在工业领域,近几年民营企业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已由过去以传统商业、饮食服务业为主,逐步扩展到制造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社会服务业等领域,由过去“拾遗补缺”角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详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