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
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东制订与实施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规划”,卓有成效地推动了珠三角经济的持续飞跃和城市圈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发展。这一规划实施将近10年之后,它面对的内外环境均已发生重大的变化:当初雁行图式的城市圈建设规划,化作了规划外的哑铃阵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使珠江口内外城市圈连贯整合的设想成为可能;曾经在全国独领风骚的珠三角经济,面临着长江三角洲等区域经济的强有力挑战;2004年开始实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又给珠三角城市圈的纵深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新的形势下,珠三角发展战略正在从原来尚未包括港澳地区的珠三角经济区规划(俗称“小珠三角”),向包括港澳地区的完整珠三角合作规划(俗称“大珠三角”)乃至南方省区经济协作规划(俗称“9+2省区合作”)扩展,珠三角城市圈的现代化建设与协调发展将随之展现更为壮观的新貌。
一 珠三角战略的扩展与城市圈的整合
1994年7月,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在省委工作会议上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成为广东首先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大经济区。同年10月,中共广东省委七届三次全会决定制定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战略。次年,省政府有关部门分别出台《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初稿)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从此,珠三角经济发展战略正式付诸实施。
当时,香港和澳门尚未回归祖国,不可能就珠三角整体发展战略进行粤、港、澳政府间的磋商。因此,上述规划都没有将港、澳纳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设范围。珠三角经济区只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江门市,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还有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和四会、高要,合计包括14个市县。总面积有4.1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3.4%;1993年年底的人口有2056万人,占全省人口1/3。
由于率先实行改革开放,引进以香港资金为主体的各类外资,珠三角经济区的各市县在1980~1994年间都不同程度地开始经济腾飞。全经济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80年的119.19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994年的2983.6亿元人民币,增长24倍;外贸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6.24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356.77亿元,增长56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从1980年的1.01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83.63亿美元,增长82倍(见表1)。经济的快速飞跃促进了珠三角的城市化建设,原来属于穷乡僻壤的乡村小镇相继发展成为粗具规模的“一夜城”。
表1 珠三角经济区在1980~1994年间的主要指标比较
1995年6月初,广东有关部门根据珠三角经济区发展战略,完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的制定工作。该规划展示的珠三角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布局是:“以珠三角有机协调的城市群为整体,以广州为核心,以广州至珠海和广州至深圳的发展线为主轴,建设大广州和珠江口东岸、西岸3个大都市地区,建立都会区、市镇密集区、开敞区和生态敏感区4种用地类型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这一布局勾画出以广州为领头、以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岸的深圳、珠海为两翼终端的雁行发展蓝图。其中,广州、深圳和珠海将计划建设成为共同带领珠三角乃至广东城市群发展的三大都市。
然而,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因素制约,促使从近代香港开埠、广九铁路通车以来逐渐形成的珠江东岸地区经济领先于西岸地区的发展格局,一直延续、甚至强化到21世纪初。以至于竞相起飞的珠三角经济区城市群在经历发展不平衡的绩效排序之后,并没有按照既定规划拼成“雁行图”,而是形成以广(州)佛(山)城市群和珠江口特区群为双轴心的“哑铃阵”。
首先,珠三角经济区东岸城市经济实力强于西岸城市的格局有增无减。2002年,位于珠江东岸的广州、东莞、深圳、惠州等4个城市的GDP总和达到6438.57亿元,占当年珠三角经济区GDPS值的66.9%;位于西岸的肇庆、佛山、中山、江门和珠海等5个城市的GDP总和为3179.41亿元,只占珠三角经济区GDP总值的33.1%。2003年,东岸4城市的GDP总和预计增加到7660.63亿元,占当年珠三角经济区GDP总值的67.64%;西岸5城市的GDP总和预计增加到3665.12亿元,所占比重预计却略有减少,只占32.36%(见表2)。
表2 珠三角经济区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序表
其次,珠海的GDP在珠江西岸乃至珠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