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
一 2004年广电产业发展概况
(一)基本情况
到2004年9月,我国有电台、电视台1900多座,共开办广播节目1800多套、模拟电视节目2200多套,数字付费广播电视节目48套;有近70家电影制片单位,年生产故事片200余部,电视电影100多部;有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近900家,电视剧制作机构300多家,电视剧全年产量达到11500部集。基本建成了有线、无线、卫星多技术、多层次混合覆盖的全国广播电视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已分别达到94.1%和95.3%,其中有线电视网已近400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亿;全国共有电影院6000多家,已建成区域和跨区域电影放映院线36条。
在产业经营方面,广播影视已初步形成了广播产业、电影产业、电视剧产业、网络产业和广播电视广告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1982年,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总收入9.83亿元,基本属于财政拨款;2004年,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总收入824.72亿元,其中广告收入414.5亿元,财政拨款88.58亿元。
(二)发展特点
1.以内容产业为中心,逐步形成包括传输产业、衍生品产业的广播影视产业
2004年被广播影视界誉为频道、频率改版年,每个月都有新版频道、频率诞生。随之而来的就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量的明显增加,精品节目、栏目不断出现。同时,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制作量高速增长。
2004年我国电影故事片生产总量达到了212部,生产纪录影片10部,动画影片4部,科教片30部,电视电影110部。
2004年审查国产电视剧共135部3382集,引进剧共239部1583集,引进动画片共5部201集,合拍剧(含剧本)共14部427集。电视剧全年产量达到11500部集。
2004年国产动画生产数量出现跨越式增长,全国电视动画片题材批准立项的剧目158部、11814集,长度为155520分钟。全国共有59家省级、副省级和省会城市电视台共设有动画栏目164个,每周播出动画片时长为3.3万分钟。北京、湖南、上海动画上星频道已顺利开播。动画制作机构已有500家左右,广电总局2004年又批准9家单位建立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在4所高等院校建立首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以内容产业为核心,传输、衍生品等产业也在迅速形成。
在传输产业方面,除了传统的各省市以卫视节目传输为主体的有线电视节目传送付费体制外,在广播领域,以北京音乐广播为代表的通过卫星互传节目的音乐卫星广播网继续完善,以江苏为试点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以全国性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增加为5家为切入点的传输竞争体系初现端倪。
在衍生品领域,会展、演出、影视基地建设、报刊、图书、音像、网站、短信服务、听众观众俱乐部、品牌产品销售等等,各种形态广泛出现,衍生品产业链正在迅速扩张。
2.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促使广播影视体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创新体制、转化机制为重点,实现“三个转变”:第一,从国有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第二,从一般国有企业转制为股份制企业;第三,从股份制公司转制为上市公司。
2004年9月,中办、国办下发了中办发[2004]24号文件,对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提出了具体意见。其中明确在综合性试点地区,省辖市、县级市和县级现有的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合并,设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同时履行原三个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这一新的决策直接改变了这三个系统原有的管理体制、结构体系,特别为文化产业的互融互通、加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3.广电收入继续稳定增长,数字付费广播电视为新的赢利模式建立提供了条件
2004年广播电视广告收入近400亿,较2003年增加68亿元,增幅达21%。国内票房达15亿,比2003年的9.5亿元增长了50%以上。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吉林电影频道、西部电影频道等电影频道收入超过10亿元,三项总计达到36亿元(不含二级市场、农村市场、后电影市场),比2003年的22亿元增长了66%。
诞生于2003年的数字付费广播电视囿于诸多因素,新的赢利模式的真正建立还需时日。但随着各地模拟向数字整体平移工作的迅速推进,用户规模和服务项目正在迅速扩大,付费接收有了基本的条件。
2004年,广电总局共批准49个城市有线数字电视试点,遍及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试点单位都已制定工作计划和数字化过渡时间表,部分试点单位已经开始进入商业运营阶段,青岛、佛山、杭州等试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