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网络出版与网络产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

    作者:熊澄宇 金兼斌 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国互联网出版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对互联网出版的产业认识,最后对我国网络出版的宏观政策环境进行了分析。

    一 中国互联网出版的现状和问题

    1.概况

    1994年中国科学院以介绍中国高科技发展情况为内容建立我国第一个网站,拉开了中国互联网出版的序幕。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出版已经覆盖了传统出版业所有的内容领域,开始不同程度地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从内容上,形成了包括互联网游戏、学术、教育、文学、音像出版在内的产业体系;从互联网出版内部构成上,已经形成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产业链;从经营主体上,培育了一批互联网出版企业,形成了以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网站,《中国期刊网》,金山公司、上海盛大网络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出版骨干企业,创造了较为成功的商业模式,并呈现“商用和大众消费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从经营效益上,虽然全行业目前处于投入大于产出的阶段,但是互联网游戏出版和互联网学术出版甚至教育出版已经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从消费群体看,互联网出版不仅已经拥有颇具规模的固定用户,而且快速增长的互联网用户,使得互联网出版的潜在用户基数不断增大;从人才上,也已经形成了一支基本的互联网出版队伍。2002年,我国互联网出版产业直接产值近16亿元[1],2003年增加到25亿元[2],2004年估计达到47亿元[3],2005年估计将达74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如IT、通信、媒体、教育等行业)约达300多亿[1]。虽然目前经过正式审批的互联网出版单位仅有50家,但是实际从事互联网出版业务的机构和企业超过500家,互联网从业人员总数超过3万人,其中各类编辑人员超过1万人[1]

    2.产业结构特点

    我国互联网出版虽然已经粗具产业规模,但是产业内部结构呈现不均衡发展的态势。其中网络游戏出版一枝独秀,2003年直接产值13.2亿元,占互联网出版总产值的53.4%;互联网学术出版直接产值2.4亿元,占总产值的9.7%;互联网教育出版直接产值1.8亿元,占总产值的7.3%;互联网文学出版直接产值1.1亿元,占总产值的4.5%;互联网音像出版直接产值1.2亿元,占总产值的4.9%。[4]

    图1 我国互联网出版业现阶段的产业规模结构

    3.产业发展趋势

    据预测,我国互联网产业在目前(截至2004年7月)上网计算机总数为3630万台,互联网用户在已有8700多万基础上将继续保持50%左右的增长速度。各种传统的传媒信息和出版资源将进一步整合到互联网上,家庭上网和宽带接入的发展使互联网出版的消费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综合各种数据和行业访谈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今后5~10年内,我国互联网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

    (1)互联网出版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预测,我国今后几年的互联网出版产业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0%以上。

    (2)互联网出版产业链将日益改善。现阶段除了网络游戏、网络学术出版和网络教育出版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其他网络出版从产业发展要求看,产业链各个环节还未完全成熟。

    (3)我国互联网出版产业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现阶段互联网游戏、音像、教育和学术出版占据互联网出版市场的主要份额,这种趋势将继续保持。但考虑到今后几年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趋势,网络教育出版和网络学术出版的比例将不断加大,而网络音像出版一旦时机成熟(如网络出版著作权问题的解决),也将可能获得爆发式发展;否则,则可能会不断萎缩。

    (4)我国互联网出版将继续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趋势。互联网出版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区的发展优势将保持,而不同地区发展网络出版的重点和特色也将呈现差别。

    (5)互联网出版与其他媒体及传统出版资源呈现互动利用、相互拉动、协同发展的趋向。

    4.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我国现阶段的互联网出版发展,存在着一系列深刻制约网络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属于不同层次,有些是认识层面的,有些是政策/操作层面的;有些是产业内部的,有些则是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方面的。这些问题包括:

    (1)对网络出版的本质的理解问题。网络出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具有崭新的内涵。目前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对网络出版的界定,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从网络出版本身的特点出发,而是从现有管理体制的框架职能出发来进行考虑的。对网络出版的这种理解由于带上了行政管理分工的烙印,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2)国家对网络出版的发展重视不够。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网络出版,包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