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培育皖江北岸经济增长极

    作者:汪支华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摘要:巢湖市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培育皖江北岸经济增长极。首先,把打造江北重化产业基地作为参与泛长三角分工的突破口;其次,把培育和壮大重化工产业作为参与泛长三角分工的主抓手;另外,把打造最佳投资环境作为参与泛长三角分工的切入点。文章最后给出了关于建设省会经济圈的几点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省会经济圈规划建设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发展布局的分类指导,进一步加大对省会经济圈基础设施的投入。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初视察安徽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作为与长三角紧邻的巢湖市,我们倍受鼓舞,增添了强大的动力。根据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应把打造江北重化产业基地,作为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的重要突破口,提升巢湖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 把打造江北重化产业基地作为参与泛长三角分工的突破口

    (一)重化产业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主力军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入关键时期,过去长期依靠低成本生存的发展方式逐渐被打破,进入“高成本运营时期”,特别是重化产业受资源、运输、环境等要素的制约明显。同时,随着长三角产业整合步伐加快,受国家产业政策压力,部分产能过剩产业也主动向中西部转移。从近年来我们招商引资的实践看,沿江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长三角资本前来投资。据不完全统计,2005~2007年巢湖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07.04亿元,其中由长三角转移的重化工项目达215个,累计到位资金49.67亿元,年均增长37.2%。其中化工项目26个,到位资金10.61亿元;建材项目101个,到位资金25.9亿元;机械制造项目49个,到位资金7.1亿元。

    (二)江北具备发展重化产业的基础条件

    巢湖市沿江地区发展重化产业优势明显,突出表现在区位交通和岸线资源方面。从区位交通条件看,巢湖市沿江地区地处长江下游,紧临长三角,是全省距长三角最近的区域之一,S105和南京长江三桥将巢湖市与长三角紧紧联系在一起,已建成的过江通道有芜湖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已经开工建设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有马鞍山长江大桥、无繁长江大桥和庐铜公铁两用桥,另外还规划预留四座长江大桥和两条过江隧道,未来巢湖市沿江将有5~10个过江通道连接南北,沿江交通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从岸线资源条件看,沿江地区岸线总长168公里,约占全省长江干流岸线总长的21.9%,居全省第二位;优质岸线较多,适宜建港岸线90.31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泊位岸线30公里。区域沿岸为长江一级航道,常年通航5000吨级船舶,利用自然水深可通航万吨级船舶,具备建成长江北岸重要的水陆中转、水水中转货物集散的大型综合性港口的优良条件;岸线后方陆域主要是宽度20~30千米不等的冲积平原,和缓开阔,用地条件良好,这些为发展大运量、高耗水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长江无为大堤、和县江堤全面加固,防洪能力已提高到可以防御1954年型洪水,这将为江北发展重化产业提供重要保障。

    (三)江北重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几年,巢湖市沿江经济加速发展,资源优势明显的和县、无为、庐江等县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电线电缆等一批支柱产业。特别是化工产业正在逐步向沿江积聚,目前正在建设的有安徽省煤基多联产基地、安徽省精细化工基地、庐南重化工基地和皖维电石化工基地等四个省级化工产业基地。此外,建材、电线电缆也是巢湖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江北造船、机械制造等产业今后几年也将有较大发展,从而为沿江重化工业基地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二 把培育和壮大重化工产业作为参与泛长三角分工的主抓手

    “十一五”后三年全市大力延伸化工、建材、电工器材、采掘、造船等重化工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延伸培育新增长极,重点实施项目达180个,累计完成投资约400亿元,可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成为支撑巢湖工业跨越式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化工产业

    依托正在建设的安徽华谊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有机合成基地、庐南重化工基地和皖维电石化工基地等四个省级化工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煤化工、基础化工、精细化工三大系列,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四大化工基地规划总投资760亿元,预计到2010年完成投资20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50亿元。其中安徽华谊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以上海华谊集团为主体,规划总投资350亿元,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以煤化工为龙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有机合成基地,以华星化工为主体,规划总投资110亿元,建成国内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庐南重化工基地依托庐南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