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业(Audio & Video Industry,也称视听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各组成部分中最具商品属性的行业之一。我国的音像业是由唱片业(Record Industry)延伸发展起来的行业,产品包括录音、录像两大类。音像(视听)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文化属性的产业,科技含量也相当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素养,甚至代表了该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一 音像业的产业构成与规模
(一)音像业的产业链和关联行业
中国音像业大致包括三大部分:上游的制作出版(节目源的开发、制作和出版)、中游的复制生产(节目的工业化生产)和下游的批发销售(包括批发、零售和租赁)。这三部分组成了音像业的产业链,构成了产业的核心(参见图1)。
图1 中国音像业的产业链
这三大部分,现在分别归属两个政府部门主管,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特许行业。音像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关联度很高,总体形成了中国视听产业的大格局(参见图2)。
音像业与相关行业紧密关联,它们在经济运作和整体发展上不可分割,有着互相促进、互相牵制、共存共荣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这里几乎涉及文化产业的各个主要方面,共同构成新世纪、新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图2 音像产业与相关行业的关联状况
(二)音像业的整体规模
到目前为止,我国持有出版许可证的音像出版社(公司)共有292家,其中音像出版社221家,图书出版社所属的音像出版社71家;中央级音像出版单位74家,地方音像出版单位218家;盒带录像带复制厂224家,大约有2000~4000台盒带录像带复录机,年生产能力约在10亿~15亿盒;光盘生产厂67家,拥有批准的生产线(以只读光盘SID码统计,不包括可写光盘生产线)764条,年生产能力约20亿~30亿张只读光盘;制作发行公司约1000余家;销售商约10万余家。它们形成了中国第三产业(服务业)中的一个较大规模的产业体系(参见图3)。
1.音像出版社(公司)的资产规模
音像出版社经过22年的发展,几经兴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后期,它们是音像制作、生产、发行、销售的绝对主力。大多数音像出版社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了相当的物质积累。但是自1998年下半年之后,整个音像业开始大幅度衰退,音像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也迅速滑入谷底。到2000年前后,音像出版社大约有一半的单位亏损,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境况已有大幅好转,尤其是在注册资金和总资产两个指标上,均有较大增长。例如注册资金,2000年只有11.09亿元,2002年增加到15.51亿元,增加了4.42亿元,增长幅度为38.86%。总资产方面,2002年的总资产达到78.07亿元,减去负债总额,净资产总计50.48亿元,比2000年统计的固定资产14.40亿元,增加了36.09亿元,增长幅度为250.63%(由于2000年没有资产统计,只有固定资产统计,这里只是做一个概念上的比较)。总资产超过亿元的有16家,其中,文艺类音像出版社有5家,他们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11.46亿元)、上海声像出版社(10.15亿元)、中国唱片上海公司(3.17亿元)、中国唱片总公司(2.01亿元)和上海文艺音像出版社(1.74亿元)。总资产5000万元~1亿元的有10家,其中文艺类的有4家;1000万元~5000万元的有83家,其中文艺类的有40家;500万元~1000万元的有50家,文艺类的有25家;100万元~500万元的有99家,文艺类有36家;100万元以下的23家,文艺类的有9家;资产规模最小的只有十几万元(参见图4)。
图3 音像产业梯形图
从图4中可以看出,我国音像出版社的绝大多数资产在100万~5000万这个档次上,占总数的82%。但是,只占总数6%的亿元以上的音像出版社的资产之和47.83亿元,比占94%的其余270家音像出版社的资产之和30.24亿元还要多17.59亿元,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在上述资产统计中,之所以要强调文艺类音像出版社所占的比重,是因为音像市场的不景气主要表现在文艺娱乐类音像制品上,它们受盗版的冲击也最为强烈。除了122家文艺类音像出版社之外,其余音像出版社分属教育(65家)、社科(60家)和科技(45家)三大类,他们由于主要从事教材或与教学有关的产品的出版,拥有相对固定的发行和销售渠道,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发展相对稳定。
图4 音像出版社资产规模比例
我们在2002年的统计中,可以找到资产总计和负债总计两项内容,这就为我们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