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
前言
世界风云多变幻,旅游业一直在变化中调整。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国际旅游业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亚太地区跃居世界第二,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势真正确立。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旅游发展的亮点在东方,世界旅游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的增长集中体现在东亚,而东亚的旅游领军者是中国。中国旅游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国现象”成为近两年来的重要话题。中国旅游业也正面临着重大变革。到2005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十五”规划目标已经全部实现,在新的五年计划中,国家旅游政策正在调整,旅游业发展的功能与作用将重新定位,新的发展目标正在确定,因此,2006年将是未来五年中最为关键的一年。
一 2004年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形势的总体判断
2003年是个非常特殊的年份,由于SARS的影响,中国的旅游业受到了重创,2004年则是旅游业发展的恢复期。值得欣慰的是,经过近两年多时间的努力,中国旅游业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并且又有了新的发展,基本上又回到本世纪初的增长态势,圆满实现了第十个五年计划预定的各项经济目标,并为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三大市场的发展
1.入境旅游市场振兴
2003年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影响最大,因为SARS发生的区域主要是亚洲,而这一地区又是我国入境市场的主体,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入境旅游人次数的60%以上来自这一区域,基于这一原因,当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的大幅度下降也就是无法避免的了。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虽然增长速度很高,几乎所有的增长指标都是两位数,不过很显然,这主要是2003年下跌造成的,实际上,这一年没有完全实现原来预计的目标。2004年底南亚一些国家出现了海啸灾难,而后禽流感又在这一地区滋生,虽然这些灾难的影响远远小于2003年的SARS,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2005年入境旅游的增长速度。一些国际关系的变化,也使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格局发生着变化。
2005年入境旅游市场形势不错,据国家旅游局的预计,2005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次数可达1.2亿,过夜人数达4680万,同比增长10%和12%;旅游外汇收入达2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1]这一年的变化体现为“两平两高”,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格局促使中国入境旅游保持一个较平稳的增长态势。“两平”是指日本市场走低,港澳市场增长平缓。日本市场的走低是中日关系降温的反映,港澳市场的平缓是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两高”是指韩国市场增长速度高,法国市场增幅大。前者,一方面是因为中韩两国友好关系不断改善;另一方面,韩日关系的降温,分来了一部分客源。来华韩国游客这两年保持高速度增长,2004年达到285万人次,2005年头十个月就超过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8.5%,首次在总量上超过了日本,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国市场。后者,应当与中法两国近两年来共同举办中法友好年有关,由于这一活动得到了两国政府和业界的大力支持,增加了法国公众对中国的兴趣和了解,2005年头十个月来华法国游客同比增长了35.3%,增长率居所有客源国之首。[2]
2.国内市场活跃
2004年以来,国内旅游保持活跃。预计国内旅游收入达5286亿元,比2004年增长12%。国内旅游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时间上看,长假期仍然是国内旅游的集中点,但不同的是,长假期的旅游度假活动多集中在大城市周围的度假休闲设施或乡村旅游地。
从全年的情况看,2005年有三件大事影响着国内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这三件事分别是全国性的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红色旅游活动。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国各地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相继开展了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与之相关,出现了旅游活动的一些新变化。例如,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有关人员的差旅活动相对减少,但是和教育活动相关的参观活动增加,而这一活动正好和党中央及中央政府推出的红色旅游计划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相吻合,从而在全国范围内促进了革命教育基地的旅游发展,尤其是江西、湖南、河北等地,很多与革命活动和革命人物相关的旅游景区、景点异常活跃,形成了旅游的高潮。正是这个原因,大大促进了革命圣地和乡村旅游的发展。[3]
3.出境旅游攀升
继2004年出境旅游市场高速发展之后,2005年继续攀升,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