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
一 天津城市新定位及其意义
(一)天津城市定位的嬗变
天津起源于渤海湾一个小渔村,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难得的机遇改变了天津的命运。随着隋朝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元朝海运的开辟,到了明朝,天津渐渐发展为我国北方的水陆交通枢纽和连接南北水路货运的重要中转地。到了清代中期,天津已经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经济枢纽和北方地区的经济重镇,而且还是全国的重要的产盐区和北方盐业的购销中心。鸦片战争后,天津成为了全国对外通商口岸。特别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以及随后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天津到20世纪30年代发展成为北方经济中心。抗日战争爆发后,天津经济发生剧烈波动。日本帝国主义几乎垄断了天津所有的近代工业,从1945年抗战胜利到1949年天津解放,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接受,再次造成了对天津经济的破坏,使得天津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1]。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天津经济再次获得了发展。天津的许多工业品,特别是一些新兴工业品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天津此时仍保持着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将天津由中央直辖市改为河北省省辖市,成为河北省省会城市(直到196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天津由河北省省辖市恢复为中央直辖市)。九年的级别降格,使天津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受到极大削弱,加之出现大跃进、大炼钢铁、大办人民公社等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天津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与破坏。此间,北京、上海在全国的比重上升,1957年上海工业占全国的比重由16.1%上升到1965年的18.5%,北京由2.9%上升到3.9%,而天津则由5.7%下降到4.3%,天津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基本丧失[2]。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进入经济加快发展时期。1984年,在改革开放第一轮大潮中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已初具规模的时候,党中央又作出进一步开放天津、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的决定。而当时的天津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又刚刚经历“文化大革命”和唐山大地震的严重破坏,因此面临着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城市恢复重建的双重压力。198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天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定位是“具有先进技术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开放型、多功能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的港口城市”。这一城市定位既肯定了天津作为经济中心的作用,也明确了天津的发展目标,即突出了天津作为港口城市的功能和地位,也为天津朝着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因为,按照城市定位的要求,经济中心必然具备开放、外向型等特征,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天津提出了工业东移的战略构想和“一条扁担挑两头”的城市新布局,强调滨海地区要加快发展。1984年天津经济技术开放区正式成立,开始了在一片盐碱荒地上的艰苦创业。同年,天津港的管理权也下放天津市,港口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引滦入津、环线建设、煤气化、供热改造等工程的完成,使得城区建设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第二轮高潮。1994年,天津开始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重新考虑城市的定位和发展问题。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1997年经国务院审批,天津的城市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这一定位首次明确了天津作为环渤海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这既是中央政府对天津多年来改革发展成就的肯定,同时也提升了天津在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地位。从1993年到2005年,天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9%,同时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和进出口货值最大的海关。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基本建成,使天津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天津位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带,不仅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而且经过长期努力积累了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北方其他城市相比,此时的天津已拥有更多的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基础设施、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土地资源优势等。特别是作为南北东西的交会处,又是一个港口城市,根据国内外区域(城市)发展经验,天津具备了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诸多发展条件和优势。因此,经过多方面的比较,中央最终选择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启动中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