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新理念、新战略、新模式 2014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

    作者:胡正荣 李继东 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摘要:

    2013~2014年度中国国际传播在政策导向、实践创新等方面均有新的变化,在政策导向上表现为倡导命运共同体的新意识、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新目标和主体范畴的新拓展,在国际传播实践上则步入了一个新战略转型阶段,正在实现从关注经济价值到倡导当代中国价值的传播,从强调国有机构主体地位到倡导多元主体共进,构建跨领域、跨国家和跨文化的内容体系,从单向度传播到全向度传播转型。基于此,本文尝试建构一种全球传播能力模式,并对我国国际传播发展趋势做了简要推测。

    一 政策导向:新理念的提出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问题。习近平多次讲话中都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李克强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1]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新出台政策文件均对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予以高度关注,并在政策导向上提出了我国国际传播实践和研究的新理念,体现在倡导命运共同体的新意识、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新目标和主体范畴的新拓展。

    1.新意识:倡导命运共同体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2],中国政府多次强调“命运共同体”这一关于人类社会关系、秩序和格局的新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此后在首次出访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时,习近平多次谈到了“命运共同体”: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中非人民在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中,在发展振兴道路上,中非人民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全非洲是一个命运与共的大家庭”[3]。习近平在出访拉美三国时也同样强调这一理念,他指出,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始终休戚相关,命运相连,中国将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好朋友和好伙伴[4]。此外,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等时都倡导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特别是2013年10月24日,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5]这无疑明确地表达了新一届中国政府国际传播的核心理念,即突破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中民族国家之间对立斗争的观念、敌我关系等极端化思维方式,强调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促进各国深化互利合作、和平发展,构建共同利益网络和新型国际关系。

    2.新目标: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成功的。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6],这实际上已经明确了当前我国国际传播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目标与核心内容。

    3.新拓展:鼓励社会组织等参与国际传播实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仅确立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理论观点,更为重要的是明确强调社会组织、外向型企业等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作用,特别是倡导社会组织等参与国际传播实践观点应是在国家层面政策上首次提出,由此,国际传播主体进一步得以拓展,从而有利于国际传播体系的构建。该文件明确指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要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同时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以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并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

    4.新方式:融通中外

    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7]。这明确了我国国际传播方式就是既要牢牢扎根于本土,又要有全球思维,与国际习惯的话语体系、表述方式相对接,不仅能让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