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智库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作用与实践

    作者:郭金月 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摘要:

    本文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智库与外宣媒体、政府外事部门和高校,特别是国际政治类高校在国际传播中的角色和定位进行比较,试图发现它们之间的优劣长短,进而寻找智库发挥作用的空间;第二部分是考察美国智库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汲取其成功经验,避免其不足;第三部分是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为蓝本,梳理中国智库在国际传播中发挥作用的方式,总结实践经验。

    智库又称思想库,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100多年。它产生于西方,当今仍以西方特别是美国为盛。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的统计,目前全球有近7000家智库,1/4在美国。在西方,智库承载着多重功能,简而言之就是对公共政策进行研究,进行政策鼓动,为政府、政党和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影响舆论等。它们多以经世致用为奋斗方向,不仅为政府政党出谋划策,还对社会和公共问题进行研究,并鼓吹某种政策和理念。换句话说,智库不仅有政治深度,还有人文热度。[1]限于篇幅和视野,本文所谈智库特指外交智库,即国际问题研究和外交政策分析领域的智库。

    一 智库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1.媒体与智库

    如前所述,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十分巨大。尽管当今世界被称为“地球村”,人员跨境流动也比以前频繁许多,但一般来说,总人口中有机会出国的毕竟还是少数。既然对国外的情况难以“亲眼所见”,那就只能透过媒体传输的信息去感知和体会。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包括政府、高校和智库在内的各种传播主体的声音,都需要通过媒体的扩散作用“广而告之”。除了前面所说的渠道与内容之间的差别之外,智库与媒体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互为补充。

    第一是传播信息的类型。由于“术业有专攻”,智库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专业化、较为权威的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外国民众越来越不满足于了解浅层次的常识,他们还有知晓事件和问题背后动因的需求。因此,专家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日益上升。专业的智库研究人员可以对许多问题做出科学解答,而不是停留在泛泛而谈的阶段。相比之下,由于更看重报道速度,媒体难以走向深度。特别是许多记者四处奔波,对很多问题未必有时间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专业视角解读问题的难度较大。

    第二是传播信息的内容。由于具有专业研究背景,智库学者有能力对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理论、历史与现实多个经纬,着眼于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机理。这种多角度、多维度对事件或问题的呈现,是对主要关注新闻现象的媒体的有力补充。媒体的优势在于敏锐,它们伸向全球的触角能够及时捕捉到各种各样的“风吹草动”。但每时每刻发生的各种事件,看起来通常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外国受众要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发展趋势,就需要专门的梳理、分析和研究。诚然,媒体也会就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但这种评论更多是追求“短、平、快”。实际上,即便是在新闻评论中,专家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据统计,美国主流媒体的评论文章,多出自智库学者之手。[2]这也从侧面说明,媒体已经充分注意到智库的助力作用。

    第三是对事件或问题关注的持续程度不同。每天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以新闻价值为标准,媒体关注的焦点也不停转换。媒体为受众设定议程,其标准是能否吸引眼球,而非重要性。这样带来的问题是,随着媒体对热点的追逐,它对任何热点的关注都难以持续,也难以让民众持续关注某些重要问题。真正的智库并不完全根据媒体焦点的转移来改变自己的关注点。诚然,有时候二者也会重合。但更多时候,智库研究人员会较长时期关注某一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从而较为全面地认识其对社会和人类的意义,并提出应对之策,给受众以启迪。

    2.政府与智库

    政府也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承担者。政府官员通过出访、接待、参加外交会谈和多边国际会议、政策和立场发布、接受记者采访等多种形式对外传播本国声音。政府传播的一个明显优势是权威性。政府官员的谈话,一般被认为是代表本国政府的官方立场。由于拿整个政府的信誉作抵押,官员讲话通常具有相当大的可信度。然而,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权威的反面是过分简洁、严肃和单调。

    从传播内容上看,政府发布的信息或者外事官员的讲话,通常是对本国政策和立场的宣示,其用词字斟句酌、言简意赅。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或者长期关注,外国普通民众未必明了其中的内涵和确切所指。在这种情况下,智库或因其研究专长,或因其与政府之关联,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可对政府立场或政策进行合理解读,在不改变政府本意的情况下,让国外受众更易理解,印象也更深刻。

    从传播风格上看,由于其身份关系,或者有些信息不便说明,政府官员难免表现出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