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
引言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的前身是2006年智利、新加坡、新西兰和文莱四国建立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作为美国“回归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TPP的推进既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有遏制中国崛起的政治动机。中国被排除在TPP之外,今后很可能会受到贸易协定“排他性效应”的冲击,使得中国近十年来全力推动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受到影响,成为中国和平崛起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本文梳理了目前国内针对TPP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文献的主要内容包括:TPP出现的背景、最新进展及其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加入TPP的利弊以及中国可能采取的战略和对策。
一 TPP协议的沿革和起因
1.沿革
刘中伟和沈家文(2012)介绍了TPP的发展历程。1994年,APEC通过了《茂物宣言》,将目标确定为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1997年,APEC决定实施部门自愿提前自由化(EVSL)。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EVSL计划宣告失败,这也使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推动进程放慢,甚至影响到世界贸易组织(WTO)谈判的开展。但为了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和茂物目标的实现,APEC部分成员研究先行自愿自由化(APEC-X)方案,形成了“10+1”、“10+3”、东亚峰会、东亚双边货币互换机制等一系列地区合作与对话机制。TPP作为亚太跨区域自由贸易协议(FTA)之一,前身是2005年7月签订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SEP),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和文莱四国发起,故也称“P4协议”。该协议涉及货物、服务贸易和投资等多个方面,于2006年5月28日正式生效。美国的加入,使得原本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经贸发展的影响不大的TPP谈判逐步成为全球的焦点。随着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相继加入谈判,协议成员国扩充成为8个。TPP首轮谈判于2010年3月15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会议达成共识,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高标准、全面自由贸易协议,欢迎任何APEC成员和非成员参与。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开展10轮谈判,商讨相关议题,分别为:2010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10月在文莱、12月在新西兰奥克兰,2011年2月在智利圣地亚哥、4月在新加坡、6月在越南胡志明市、9月在美国芝加哥、10月在秘鲁利马和1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2010年10月,马来西亚作为第九个成员国正式加入TPP谈判。2011年11月12日,美国宣布TPP“P9”协议纲要文件谈判完成,下一步将继续进行商讨以尽快实现法律文本的签订,同时在美国夏威夷参加APEC首脑峰会的日本也表示了加入TPP谈判的意愿,随后,加拿大、墨西哥等国也有意加入谈判。周武英(2013)补充了TPP的发展情况,指出2010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提案得到了与会九国的同意,于转年11月举办的APEC高峰会上完成并宣布TPP纲要,并同时表示TPP基础协议已经达成。TPP将致力于创造一个不仅适用于亚太地区,而且也可以推广到世界范围内的具有高水准的贸易协定。日本、加拿大和墨西哥相继参与,2012年,墨西哥和加拿大正式宣布加入TPP,2013年3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正式宣布日本加入TPP谈判。
2.起因
王敏和周方(2012)认为TPP的产生和发展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所推动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进程受挫紧密相关。APEC作为目前亚太地区最高级别政府间的经济合作机制,是在1989年11月由美国主导成立的,初期成果有《茂物宣言》、《大阪行动议程》和《马尼拉行动计划》等协定,但自身的论坛性质和“自愿”与“协商一致”的原则,使其难以对成员国形成约束力,这也阻碍了亚太地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进程。虽然1998年美国曾倡议在APEC框架下率先成立“太平洋五国自由贸易区”来打破这一僵局,但随后美国重心向双边FTA倾斜,P5陷入停顿之中。2002年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三国正式启动“太平洋三国更紧密经济伙伴协定”(P3)的谈判,文莱随后也加入。2005年6月四国签署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简称P4),并于2006年5月生效实施。沈铭辉(2013)指出经济全球化下,自由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从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启动“多哈回合”以来,谈判历时多年难以取得实质进展,其谈判规则陈旧的弊端日益显露,难以满足世界范围内对于自由贸易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小范围内互相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成为一些国家的首选,其中最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