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恶劣的天气让公众开始重视气候问题。斯坦福大学(2007)对一定样本进行跟踪研究,认为1995~1996年,85%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暖可能正在发生。
在我国,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迫在眉睫。温家宝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2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曾说,要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应对举措。他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极端气候灾害,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是促进人类与自然相和谐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国家把了解气候、应对气候变化摆在重要位置,其基础就是要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方式,开展推进公民气候素养的行动,提高全体公众的气候素养,促进全社会适应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但是,我国公民仍很难科学认识气候、气候变化,更难以将气候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公民气候素养不能满足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容易造成政策制定与落实的脱节。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我国学术界目前尚未开展气候素养的相关研究。而且从可以查到的相关资料来看,气候素养一词在我国还没有被正式提出过。但是在欧美等很多国家气候素养行动已经陆续开展并活跃起来。
本文通过国外对气候素养的定义及提升气候素养行动的分析,试图提出适用于我国公众的气候素养这一概念的定义、内涵、框架及其组成部分。
一 国外气候素养的研究及培养行动
(一)国外关于气候素养的定义
在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全球热点问题的大背景下,很多国家为了在国际低碳谈判中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培养和引导社会公众认识并应对气候变化,都在积极开展气候和气候变化相关的宣传和科普行动,在人们关于气候方面的意识不断增长的同时,衍生出了“气候素养”这一概念。
“素养”,英文为Literacy,来自另一词语Literate,其起源拉丁语为Litteratus,最初是指“the 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随后衍生出表示一个人有学问(Learned)。在中国古汉语中有“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现多用以指人们通过不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锻炼,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较高的水平和境界,如文化素养、道德素养、艺术素养等。
素养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人的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对人的态度、行为等起稳定作用的素质。各类素养的定义主要是由前缀(如防灾、科学、信息等)和素养两个概念结合,从知识(情况)、态度(理念、观念)、技能(方法)三个层面予以建构。
2007年,美国海洋和天气局(NOAA)和美国促进委员会(AAAS)以及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工作组刊发了《气候素养:气候科学的重要规则》,这是一部气候科学素养指南,确定了人们需要了解的一些关于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的规则和基本概念。其中,正式提出气候素养一词(Climate Literacy),即气候科学素养,指个人或者社会团体对气候的理解,该理解包括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文中给出了一个具有气候素养的人应当具有以下四种品质。
第一,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基本原则。
第二,知道如何辨别和评估关于气候变化的信息是否科学和可信。
第三,可以用有效的方式传播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
第四,对于有可能影响气候的问题,能够做出有效的和负责任的决定。
综合起来讲就是,公民需要了解气候系统(知识),对气候及气候变化的原因有科学认识并具有改善气候的愿望(态度),知道如何学习相关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职业和所参与的社会活动中(技能)。
NOAA及AAAS等认为,《气候素养:气候科学的重要规则》的出台为教育者和社会团体提供了权威的框架,可以用来普及气候科学。
在Lesley-Ann等(2010)看来,气候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子集,从知识层面上看,它涉及大气、陆地、海洋系统的相互作用,并借助于数据、模型、地理信息、可视化等技术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