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
国家形象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诸多方面投射给外国公众的整体印象与总体评价,也是一国综合实力,尤其是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良好的国家形象宛如国际交往中一张信息量极大、辨识度极高的“无形名片”,对一国的国家利益拓展有着不小的促动效用。对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家形象兼具以下三大功能,即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1]。因此,国家形象的维护与国际传播已经占据了各国公共事务的重要地位。
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在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上出现,成为这一空间的亮丽景色。这段宣传片的开头以一抹亮丽的“中国红”为主色调,以白色书写中英文“中国China”,显示屏的侧面还有“感受中国”的英文字样,以一组组群像的形式展示了华人精英,如邰丽华、谭盾、刘欢、邓亚萍、姚明、丁俊晖、袁隆平、杨利伟、丘成桐、吴敬琏、李彦宏、马云等,以“美丽、勇敢、才能、智慧、财富”等关键词诠释了我国的国家形象,被视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国家公关举措。
一 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变迁轨迹
抚今追昔,中国自13世纪始在西方人眼中是一个十分神秘而又相当富庶的东方古国,至17世纪末18世纪初更是被视为一个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文化繁荣的文明国度,我们的技术和工艺成果令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然而步入近代之后,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之下发生了大逆转,受尽欺压凌辱的中国在西方人眼中俨然是一个“野蛮的”、“未开化的”社会。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集体均高度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经历了一个不断地“认识、构建、推广、维护与调整”的过程。[2]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上升较快,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我国以新的面貌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过,人们对中国60多年来的国家形象演变的说法不一,其中一个说法是,中国“经过了挨打的阶段、挨饿的阶段,现在进入了挨骂的阶段”[3]。
经过多年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国家形象已经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和改善,不过当前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潜伏着严重危机,这主要表现在相互关联的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自身创设话语体系与掌控国际话语权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其他一些国家和某些群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出现无意误读,甚至有意歪曲。
从内部看,尽管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影响力日趋扩大,但西方在国际话语权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在国际信息传播格局中仍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信息流动往往由中心向边缘方向扩散,所以信息一般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流动。中国的话语创设能力与国际话语权竞争力都相对较弱,这影响了我国国家形象的进一步提升和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因此,中国若想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必须重视文化的国际传播,使汉语言渗透到国际社会,而不能一味“孤芳自赏”,要争取获得国际认可,并能将汉语言发扬光大。若解决不好国内国际话语兼容问题,会直接造成“在国际舆论竞技场上中国受到压抑,有口难辩、无处说理”[4]。
从国外社会来看,一些与中国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措施不同的内容使某些群体对中国产生了误读或歪曲理解。自改革开放中国迈上发展快车道伊始,从涉及中国的舆论来看,国外人士一般能够认可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果,对中国在认知上逐渐趋于客观和理性,但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走强表示担忧和疑虑。[5]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不断“炮制创新”有关我国国家形象的语言,如“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政治威胁论”、“中国资源能源威胁论”、“中国生态环境威胁论”、“中国软实力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在“中国威胁论”之外,又时有某些西方机构、个人抛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等论调。一部分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则延续其有色眼镜的“思维定式”,推波助澜地利用其占“主流”地位的宣传载体对中国实行“软约束”,恶意破坏我国的国家形象。诸如此类的无意误读以及有意歪曲,时常使中国陷入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