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广州加快国际体育名城建设的调研报告

    作者:广州市体育局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摘要:

    加快广州国际体育名城建设是广州市全面改革发展、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了北京、上海、成都、青岛4个不同定位、不同层级的体育强市进行调研对比,梳理分析各市的经验做法,总结了对广州市体育发展的启示,以全力加快广州市国际体育名城建设。

    Abstract:

    To expedite the construction of globally famous city of sports in Guangzhou is one main part of the strategy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modern urbanization. This article surveys four sports-advanced cities of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nd different levels which are Beijing,Shanghai,Chengdu and Qingdao,and then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ur cities,this paper sums up their inspiration to Guangzhou sports development,in order to expedite the construction of globally famous city of sports in Guangzhou.

    加快广州国际体育名城建设是广州市全面改革发展、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近期,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广州市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1+3”系列文件,对广州市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新的时期、新的发展基础上,为进一步全面深入推进建设广州国际体育名城,广州市体育局选取北京、上海、成都、青岛4个不同定位、不同层级的体育强市进行调研对比,梳理分析各市的经验做法,总结了对广州市体育发展的启示,以全力加快广州市国际体育名城建设。

    一 国内4个城市体育事业发展主要成效及经验做法

    (一)北京市

    1.主要成效

    北京定位为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凭借首都优势、奥运优势、政策优势,体育各项事业发展较为完善。一是体育产业成为首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十二五”时期以来,体育产业增加值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2012年增加值达到144.2亿元,占全市GDP的0.81%,体育产业从业人员12.3万人。至2015年,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达到1.5%。二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增加,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41万个,实现“三个百分百”,[1]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接近61.7%,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接近2.0平方米。全民健身体育组织网络不断完善,100%的街道(乡镇)建立了体育组织;100%的区县建有行业体协、人群体协、单项体协,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书的注册人数达到39951人。三是奥运场馆有效利用与开发不断提效。主要标志性场馆经营效益显著,鸟巢等场馆年均营业收入达到亿元级别,奥运功能区成为北京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

    2.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推动体育产业成为促进全市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围绕五个中心,[2]把体育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整体规划,大力引进大型品牌赛事、经纪公司、体育组织总部和高端体育产业人才,培育体育中介组织和职业俱乐部,支持体育关联产业发展,扩大体育服务和产品供给,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有效促进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大力推进“大群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市级层面统筹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实现市、区县“三纳入”覆盖率达100%。建立北京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推进全民健身均等化服务全覆盖,推动区县创建“一区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开展体育生活化社区达标建设,发挥体育总会等枢纽型体育组织作用,探索以“四化、六有、一个支撑点”为基础的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模式。

    三是开拓场馆经营管理多种模式。北京市体育场馆中约76%为国有,通过不断创新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实现了良性运转。采用BOT模式,将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重视形成科学的奥运场馆赛后运营战略管理理念和方案,委托专业机构制定管理方案和规划,努力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服务产品。探索和建立系统化的体育场馆管理标准服务体系,实施规范化管理。

    四是加大资金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布的《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连续实施6年,每年安排5亿元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竞赛表演类项目、体育产业功能集聚区类项目、体育用品生产加工销售业类项目、体育新兴产业类项目等。同时,引导资金带动社会资本的壮大,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释放作用,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二)上海市

    1.主要成效

    上海定位为世界城市,体育事业多个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国家体育总局连续五年为上海颁发突出贡献奖,表彰上海为我国体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一是群众体育发展走在前列。2012年上海建成社会健身苑点7741个,公共体育场764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33个,健身路程达469公里,打造了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等一批群众体育品牌项目。二是竞技体育走在前列。2012年伦敦奥运会共有38名运动员来自上海,占我国代表团人数的10%,获得4金5银3铜的成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海运动员获得4.5枚金牌、3枚银牌和10枚铜牌的好成绩。上海还培养了如姚明、刘翔、刘子歌等大批世界知名竞技体育运动员,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名片。三是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走在前列。上海已经打造F1中国大奖赛、国际田径钻石联赛等6大主流、知名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