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
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该战略的提出表明我国向欧亚内陆开放的全新战略方向,为“古丝绸之路”增添了新的色彩,并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意义,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及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该战略在波及范围和影响力度上已超出了“亚欧大陆桥”[1]。
“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的东西两部分别是竞争激烈的亚太经济圈和市场体制较为完善成熟的欧洲经济圈,沿线覆盖了30多亿人口、60多个核心城市,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被称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西安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城市,担负着西北地区对外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责任,利用独一无二的地区枢纽优势,需要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新市场,发展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面向国际的开放型经济。[2]西安如何借助这一契机,谋划对外贸易新的蓝图并有所作为,进而重新站在丝绸之路的制高点上,已经成为政府机关、高校学者等研究与探讨的重大课题。
二 西安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经济区域的对外贸易不仅能带来直接或静态的利益,而且能带来间接或动态的利益,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加速器”的重要推动作用。对当前西安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征、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整体上把握西安对外贸易发展现状,能够为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下有效实现转变外贸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思路。
(一)西安对外贸易发展基本情况及特征
1.进出口贸易
根据海关总署西安分署发布的统计数据,“十二五”以来西安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额、进口额整体均呈上升趋势。2009年西安进出口总额达到72.55亿美元,2013年上升到179.82亿美元,增长了147.86%。其中,外贸出口总量2013年比2009年上升了51.46亿美元,增长了154.53%。进口总量2013年比2009年上升了55.81亿美元,增长了142.19%(见表1)。
表1 2009~2013年西安市进出口状况
2013年西安外贸进出口总值179.8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2%,这一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同期全市经济增长速度11.1%,而且远高于同期全国外贸平均增长速度7.6%,但总额却只占到全国外贸份额的0.43%,进口、出口总额均列全国第27位。2009~2013年,西安进出口状况呈现进出口总额不断上升但出口增速放慢、外贸整体走势不稳定,且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幅度波动较大。
2.利用外资
根据表2可知,2009~2011年,西安市利用外资签订协议项目的数量、金额及年终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金额逐年上升。
表2 2009~2011年西安市利用外资情况统计
3.贸易商品结构
以出口商品为例,可将出口商品分为两大类,即工矿产品和农副产品。工矿产品主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轻工业品、工艺品、五金矿产品和化工医药产品;农副产品主要包括粮油产品和土畜产品。根据西安海关网站发布的数据,“十二五”以来,工矿产品中的机电产品出口额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13年机电产品出口6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8.4%,占同期西安地区出口总值的74.7%,成为对外贸易结构中的重要支柱产品;农副产品出口4.8亿美元,同比下降10.4%;五金矿产品出口2.46亿美元,同比增长0.41%;纺织品出口1.88亿美元,同比下降44.4%(见表3)。
表3 2009~2013年西安市贸易出口商品情况
图1 2013年西安市贸易出口商品结构
由图2可以看出,与农副产品相比,工矿产品是西安市外贸出口的主要部分,尤其是机电产品;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多元,但除机电产品外,其他类别产品出口不仅规模较小,而且增长速度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4.贸易主体结构
贸易主体主要指贸易企业性质,主要包括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集体、私营企业)。对西安来说,“十二五”期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大幅增长,民营企业增长势头强劲,国有企业增长缓慢(见表4)。其中,2013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5.15亿美元,同比增长86.4%,占同期西安地区进出口总值的58.5%;民营企业进出口41.40亿美元,占同期西安地区进出口总值的23.96%,同比增长13.73%;国有企业进出口31.52亿美元,同比下降11.7%,占同期西安地区进出口总值的17.5%。近年来,西安外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