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资源旅游化生存的协同研究

    作者:刘立云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摘要:

    本文从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开发共存的旅游化生存视角,以经济带中国段沿线城市的旅游协同为例,讨论了共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在对文化资源梳理基础上,通过城市集聚指数的测度运算、进行节点城市旅游地集聚指标的聚类分析,得出构建“一带三区”的丝路文化旅游产业带构想,即以西安为起点和中心向外围辐射的旅游化生存协同模式,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带遗址集聚,延续丝路文化遗产网络。

    一 引言

    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长期历史演变、多种文化互动的结果。它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与民族迁徙交融;它由西北、西南陆路网络、陆海相衔的东北网络与海洋网络4块组成。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是李希霍芬所确指的西北丝绸之路,其文明始于先秦,盛于隋唐[1]。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历史古都的西安,作为这条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城市,随着2013年习总书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引起各界共同关注。2013年9月27日《西安宣言》的通过表达了与会9国、丝绸之路沿线13个城市在商贸、旅游、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探求新的合作方式,共建丝路经济带的美好愿景。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历史证明,人文交流越深入,亚欧人民之间了解和共识就越多,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就越稳固。

    针对目前丝路沿线各省对经济带建设的积极作为,如新疆的“桥头堡”、甘肃的“黄金通道”、青海的“战略通道”、陕西的“新起点”、宁夏“北道锁关”等,本文认为可以尝试打破地域、行政、产业壁垒,打造以文化资源旅游化生存为理念的文化一体化模式。但是,这种旅游化生存的协同模式是否可以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制度构建的新思维?如何把握历史古迹与丝绸之路的时空关系,并合理构建文化遗产网络成为丝绸之路研究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 丝绸之路旅游地资源指数的现状分析

    塞缪尔·亨廷顿与劳伦斯·哈里森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书中认为区域文化与思想意识相关,随着时间的累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2]。丝路文化包括文艺、科技、医药、宗教、习俗等,而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承袭性、交融性,所以一般存在于积淀深厚的文明发祥地。丝绸之路由东方发源地中国至西方目的地伊斯坦布尔,无论是位于Samarkand Registan广场的3座16世纪的古兰经学院以及Khiva小镇,抑或Istanbul托普卡匹皇宫、蓝色清真寺与圣索菲亚大教堂,还有中国境内的西安、兰州、敦煌、乌鲁木齐……尤其是在喀什,历史上南北丝绸之路在此再度合二为一,背倚壮丽的帕米尔高原,昔日人声鼎沸的沙漠集市唤起人们关于丝绸之路的悠远记忆。

    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位于陕西境内。陕西是黄河流域经济交流中心,向东衔接长江经济带可达日美韩;向西通过霍尔果斯连通欧亚;向南途经成渝、北部湾经济区可与东盟互动;向北借助二连浩特、满洲里口岸可加强与俄、蒙的经济交往。重要影响圈包含8省、15个地级市及3个直辖市,辐射地域37.7万平方公里。数千年来,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三秦沃野上的诸多具有标志性的史实与事件,不仅永久驻留于华夏民族的记忆,还照亮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从时间演进来看,史前文明的印记最早来自蓝田猿人、半坡遗址;华夏民族的根脉出自伏羲女娲、炎黄传说;礼乐制度的核心思想奠定于周公作礼;国家制度的主体骨架成就自大秦帝国;汉语汉服、汉族汉字、儒家学说等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基本定型是在两汉;中华文化的巅峰之作谱写出大唐盛世;西北重镇的重要地位记录着宋元明清。

    从空间遗存来看,陕西文化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1.历史遗迹

    资料显示,陕西境内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各类文物点4.9万处,博物馆210座[3]。另据统计,陕西现有旅游资源9972项,包括地文景观(380项)、水域风光(129项)、生物景观(22项)、天象与气候景观(5项)、遗址遗迹(2190项)、建筑与设施(1864项)、旅游商品(533项)、人文活动(1204项)[4]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公布的丝绸之路中国段(文化)首批申遗名单,其中,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别为9项、6项、5项、1项;中部地区河南省3项,全国共计24项。具体地,陕西省所占5项分别是:汉长安城遗迹(未央宫等),唐长安城遗迹(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丹凤门遗址、含光门、大雁塔、小雁塔、西市等),兴教寺塔,乾陵,张骞墓。几乎同时,陕西省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