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我国资本市场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路径探索

    作者:高晓燕 姜荣荣 刘子铭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摘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尤其是在1992年实施市场经济之后,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资本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主要成就和三种典型模式。然后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三农”、产业结构调整等城镇化发展的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资本市场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最后从基础环境、资本市场自身因素等角度分析了资本市场在支持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Abstract:

    After we followed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Especiall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rket Economy System in 1992,the capital marke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growth stage. First of all,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growth stage of urbanization,main achievements and three typical urbanization models. Then capital market support for urbanization was analyzed in detail,involving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end,feasible suggestions of capital market support for urbanization were put forward,following analysis of problems referring to the policy environment.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发展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城镇化自1992年开始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10%,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1992年初,城镇化率也仅为27.46%。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57%。导致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突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本支持的变化。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最典型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同样离不开各种资本的支持。在城镇化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的发展、“三农”发展等热点问题的背后,资本市场的力量同样有迹可循。国内学者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产业结构、资源推动、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等因素,在研究金融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时,也鲜有将问题直接聚焦到资本市场领域。本文将问题直接聚焦到资本市场对城镇化的支持中,对资本市场支持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方式展开分析,并依据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试图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一词的出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城镇化又称城市化、都市化。对城镇化概念的界定,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分别从地区、人口、生活方式、经济的角度给出了界定。综合各学科的观点,我们得出城镇化概念最一般的理解,即:城镇化是由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市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完整的城镇化包含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农村城镇化五方面的内容,最根本的是人的城镇化。

    (二)资本市场的内涵

    资本市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一切期限为一年以上的投融资活动,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中长期贷款市场、风险投资市场、民间融资市场等。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为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板及各类产权、股权交易所在内的多层次股权融资平台的总称。本文所研究的资本市场为广义的资本市场。

    二 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历史上,我国的城市发展在长期居于世界前列。明清以来“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我国的城市发展逐渐落后于率先进行产业革命的西方国家。近代以来的外国侵略和殖民掠夺,使得近现代的城镇化在萌芽期基本被扼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近现代城镇化的发展才拉开序幕。根据有关研究,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镇化进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1949~1957年)

    这一阶段国内长期的战争局面结束,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这一阶段,我国新建了一批工矿业城市,同时改造扩建了一批重点城市,到1957年,城市数量由1949年的136座增至176座,城镇人口数由5765万人增至9949万人,城镇化率由10.64%增至15.39%,年均增长0.59%。这一阶段城镇化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化的推进和国家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农业发展被忽视。

    2.城镇化发展的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

    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幅波动,城镇化发展也剧烈波动。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工业脱离农业高速发展,工农产品“剪刀差”使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3年净增城镇人口2352万人,新建城市24座,城镇化率飙升至19.75%,形成“虚假城镇化”。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创伤,随后进入三年调整期,随着工业项目被停建或缓建,大量人口返回农村。这一时期,由于建制撤销或降级,城市总数减少25座,城市化水平降至16.84%,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1964年经济形势好转,城镇化趋势回升,截至196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达13045万人,城镇化率回升至近18%。

    3.城镇化徘徊停止阶段(1966~1978年)

    这一阶段“文革”倡导的“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阻碍城镇化稳步推进的主要因素。在“文革”十年及其后的两年中,全国约有3000万名知识青年离开城镇到农村地区参加劳动、安家落户。而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城市建设使基础建设投资与原有城镇脱节,导致许多小城镇日益衰败。在1966~1978年的十三年期间,城镇总人口增至17245万人,全国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