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妇女/社会性别体育学

    作者:倪湘宏 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摘要:

    就总体而言,中国的女性体育学科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体育发展观念的转变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近十几年来,“女性体育”的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相关研究不断增多,课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未来几年,在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共同推进下,中国的女性体育学科发展将开创新的局面。

    一 女性体育学科发展概况

    在全面实施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过程中,近十几年来,体育学科的广度和深度随之拓展,“女性体育”这一提法进入人们的视野,相关的关注亦逐渐增多。但相对于其他体育类研究而言,女性体育仍处于本学科研究的边缘。从目前有关“女性体育”的研究来看,无论是对体育运动实践的研究,还是学术层面的理论探讨,均多从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视角切入,并以理论研究和论述性研究为主,从体育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及实证性和应用性研究相对缺乏;在课程建设方面,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作为学校体育组成部分的女生体育课虽然也在同步改进和发展,但基本上仍处于缺乏统筹规划的状态中。

    近年来,随着妇女/社会性别学的渗透,女性体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始重新审视女性体育参与的现状与特征、体育教育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复制、体育运动和相关媒体报道中的性别差异等现象,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女性体育研究成果逐渐增多,相关课程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就总体而言,中国的女性体育学科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体育发展观念的转变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近几年来,女性体育研究和课程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具体而言,1995~2010年中国的女性体育研究和课程建设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是1995~2001年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在宏观层面上,学校体育教育经历了从大纲式向标准化过渡的发展过程。从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验)》到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全日制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再到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国的学校体育完成了从体育教学大纲向体育课程标准的过渡。作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女生体育课程的改革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出现了新现象和新问题,形成了新经验和新成果。因此,这一阶段的学术研究主要以介绍国内外女性体育的发展动态和对这一发展动态的相关研究为主。

    二是2002~2010年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作为宏观层面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组成部分,女性体育出现了新的变化:教育部于2002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2003年重新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结构和主体,扩展了课程内容,并强调课程评价的科学性,使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学校的体育课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局面,学校的女生体育课程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形成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可选择的新态势。

    与之相伴随,在这一阶段,女性体育的学术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呈现出质的飞跃,具体表现为:第一,2002年,中国首个妇女体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妇女体育研究中心成立,为中国女性体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平台;第二,自2005年至今,有关女性体育研究的著作和译著相继出版,这表明中国的女性体育研究学术化进程加快;第三,女性体育研究的视域逐渐开阔,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逐年丰富,在主流学术界日益受到关注。

    二 女生体育课程的建设

    以学生为授课对象的学校体育课,2003年之前,基本上是建立在对苏联体育教育模式的本土化改造基础上的,基本理念为“技术教育”(“三基”教育[1])。2003年,教育部提出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并相继推行了“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情境体育”和“三自主”体育等教学实践活动。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和有条件的一些重点中学根据男女学生青春期生理发展特点的差异,设置了以生理性别为划分依据的男女分堂体育课,女生体育成为区别于男生体育的学校课程。但女生体育课程尚无适用的教材,有针对性的女生体育教学大纲及相关的教学辅导、参考书,师资也较为缺乏。因此,无论作为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还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女生体育课程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建设。

    三 女性体育学术研究的进展

    (一)1995~2010年女性体育学术研究总体状况

    2002年成立的北京大学妇女体育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研究“妇女体育”的专门机构,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