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
一 志愿驿站的运行背景——从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站到志愿驿站的华丽转身
志愿驿站(昵称“西关小屋”),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作为城市志愿服务的一线窗口、创建城市文明志愿服务的活动阵地和城市文明的有形载体,为赛会的顺利举行提供有力后盾。赛会期间,志愿者们依托“西关小屋”向广大市民及各方来客提供便利的语言翻译、信息查询、交通指引、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开展市民文明出行宣传引导、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清洁等各类与文明创建相关的志愿服务,配合广州亚运城市志愿服务项目整体工作组织志愿者具体实施各项城市志愿服务活动。2009年12月5日首个“新生活驿站”落地广州市商业旺区上下九步行街,陆续落地的驿站受到社会多方关注,吸引了在校学生、在职员工、退休人员、外国友人等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参与志愿服务体验,营造全民支持亚运、参与亚运、奉献亚运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及举办期间,志愿驿站广泛分布于城市街道、社区、广场、酒店、景区、商业广场及赛事场馆的周边,为往来市民及广大宾客提供信息咨询、卫生急救、语言翻译等公共志愿服务。
亚运会、亚残运会结束之后,“西关小屋”经历了去或留的困惑。2011年4月,经过征求市民、志愿者们的意见,全市“西关小屋”保留150间,作为全市志愿者志愿服务的阵地,发挥为市民服务的长久效用。自2012年3月5日起,“新生活驿站”正式更名为“志愿驿站”,开启全年常态化开放运行的序幕,实现了从亚运遗产到志愿服务阵地的华丽转身,成功突破了志愿驿站大型活动服务的瓶颈。“志愿驿站”分布于广州各商圈、休闲广场、公园、社区、公交站点、体育场馆、专业市场、旅游景点和校园周边,以“循序渐进、一站一特色,深化服务、孵化自组织,立足驿站、服务走出去”为任务,承载的功能定位包括:“广州城市形象的推广中心”“政府公共服务的便民窗口”“市民奉献爱心的集散平台”“青年社会参与的实践基地”。志愿驿站不仅是广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组织化动员、社会化参与、项目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事业化发展”志愿服务体系的坚实阵地,更是使广州成为志愿服务时时可为、人人可为、处处可为的“志愿之城”的“公益便利店”。
据统计,目前全市志愿驿站共有注册志愿者4.3万名,累计组织了31.9万人次志愿者上岗。由志愿者自发组建队伍对接服务,全年平均开放率75%,其中89个站点志愿者活跃人数在40人以上。除了提供日常的咨询服务外,还开展助残探访、山区助学、迎春祝福各类主题活动150多次,贡献超过62.94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服务市民超过958万人次;志愿驿站“微日报”发布400余期,凝聚活跃粉丝2万多人。2012年5月以来,已评选10期示范站,每期评选77个示范站,其中天河区百脑汇站连续4期获得领袖站荣誉,连续3期获得总分第一。以“冬日暖阳”主题活动为例,全市共有42个站点2100多名志愿者参与,捐赠衣服46138件、被子51条,服务流浪人员、环卫工人、外来工子女约23400人。
志愿驿站背靠社区,面向街头,是发展志愿服务创新项目的“大本营”。各志愿服务队针对自己所在驿站的区位特点、居民需求,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项目,基本实现了“一站一特色”目标。从服务领域来看,涵盖了扶贫助学、环保宣传、敬老爱幼、文明礼仪等方面;从服务对象来看,志愿驿站服务项目涵盖了儿童、家长、青年、老人各个年龄层次。
2013年3月,由热心志愿者与关注志愿驿站发展的社会人士发起,成立了广州志愿驿站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由志愿者义务承担联合会理事会、监事会、执委会等职务,将志愿驿站发展赋权于志愿者,探索赛会成果转化为便民措施的新型管理模式,打破过往一元管理格局,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推动社会组织发展。
二 志愿驿站常态化运行模式
亚运会后,“新生活驿站”作为赛会成果转化为常态化志愿服务阵地,广州团市委通过媒体向市民征集意见,将其定义为“城市文明形象的推广中心、政府公共服务的便民窗口、市民奉献爱心的集散平台、青年社会参与的实践基地”。
城市文明形象的推广中心。志愿驿站联合市旅游局等部门及各级媒体,整合社会资源及信息载体,为往来宾客及市民提供城市衣、食、住、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