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
一 项目背景
首先,广州的地缘优势促进了社会组织的迅猛发展。广州毗邻港澳,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成熟的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发展,也激活了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活力。特别是2010年以来广州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社会大众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热情空前高涨。与此相对应的是,广州注册志愿者人数迅速增长。至2013年底,全市有注册志愿者128万人。
其次,科学的机制建设也紧跟社会组织的发展步伐。除了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广州在健全组织体系、加快法制化进程等方面亦取得了明显进步。2012年开始,广州市率先推出社会组织登记改革,取消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市民政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超过5000家。对社会组织进行培育发展、有效引导已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后,共青团的历史使命是推动工作创新。在广州社会组织发展事业科学布局的同时,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有义务也有责任在社会组织工作领域先行先试,尝试新的改革与突破。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践行共青团的历史使命,致力于建立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的工作机制。总体来看,志愿服务组织价值理念、社会参与、服务对象以及松散型的管理模式,都与社会组织有较大的相似性。通过举办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以志愿服务组织为突破口探索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运作机制,这些都可以尝试运用到青年社会组织上,引领青年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
二 项目内容
(一)志交会的成果概况
首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于2011年12月4日在广州TIT创意园3号馆举行,来自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组织、高校志愿服务团体、企业志愿服务队等121个参展机构的204个参展志愿服务项目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竞相向各方宾客展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近5000名各领域志愿者、各界爱心人士以及热心市民前来捧场。现场参展机构全部赢得热心企业、公益基金的爱心资助,资助金额达975万元,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吻合比例达80%以上,超过90%的项目是常态化的项目,而不是一次性的活动。
第二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于2012年12月5日、6日在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首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经验的基础上,本次交流会在参会项目和爱心资助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共吸引501个志愿服务组织796个项目申报参展,社会爱心机构、爱心人士踊跃支持相关组织和项目,共筹集社会爱心资源1219万元,资助了310个社会组织的501个优秀项目。
第三届志交会于2013年12月4日在琶洲保利世贸展览馆举行,省委副书记马兴瑞、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莅临指导并视察了志交会项目展区。第三届志交会吸引了538个组织1002个项目申报参展,申报的组织数量较前两届大幅提升,分布更加广泛,以青年群体为主的高校组织和NGO各占40%,专业社会服务机构或企业约占10%,团组织或直属社会组织占10%。经过前期项目开放式评审会筛选以及组委会邀请,共有416个组织447个项目入场参展,累计有353个项目签约获得资助,资助总额达1312万元。500多名社会爱心企业负责人、爱心人士踊跃支持,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市民超过1万人次现场参观交流。
图1 三届志交会项目资助基本情况
(二)志交会的品牌价值
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是借鉴市场机理实施平台战略,破解青少年服务的组织、项目、资源的要素难题,引领各级团组织、各类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次探索。以志交会为平台载体,通过推动组织联系、组织培育和组织实践,使青年社会组织能够“聚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实现“让想干事的人干我们想干的事,把工作对象变成工作力量”。
(1)以服务促凝聚,使青年社会组织“聚起来”。一是建立平台,集结组织项目要素。广州亚运会期间,广州共青团市委员会推出了全国首个志愿服务智慧型“云系统”——“志愿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志愿服务统筹、管理、执行、培育、维系、保障、评估等全流程、在线式、智慧型管理的平台。在志交会办会期间,依托“志愿时”平台,建立志交会主题网页,开发项目申报、搜索、查询、统计、分类、审核、展示、点评等应用,集结志愿服务项目、组织、资源等要素,建立了供需高效对接的网络平台。二是确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