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推进上海空间结构与城市转型协调发展研究

    作者:李健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摘要:

    以城市转型发展为切入点,探讨城市不同层面转型发展的空间要求,进而从总体结构、生产、生活及生态不同方面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包括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持续增长,强化存量建设用地改造,控制工业用地规模与同步推动工业用地转型,以房地产业为切入点构筑高效生活空间结构,完善郊区公共服务设施以增强其人口吸纳力,城乡统筹构建合理市域生态空间体系等措施。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都是与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即增加了生态空间维度。本文以上海为分析对象,主要探讨其在生产、生活和生态三重维度下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优化的问题,将转型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即通过产业经济转型、社会结构转型及生态环境转型的空间要求来识别城市空间转型的方向,形成良性互动的城市综合系统。

    一 城市转型发展的综合系统及其空间要求

    (一)城市转型发展的系统构成与内在互动

    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无序扩张、土地利用粗放及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爆发,转型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要求。城市转型可具体分解为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环境转型及空间转型四个维度,四个层面彼此存在互动,通过体制创新与政策实施共同构成转型发展的综合城市生态系统(见图1)。

    图1 城市转型发展的系统构成与互动关系

    城市转型首先聚焦产业经济转型,这是城市转型的根本基础,着重强调经济结构的升级。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分析,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质则是资本、劳动力及土地等传统要素与知识、技术等新要素重新配置的动态过程。根据波特对经济发展关键推动要素的分析,可以形成要素推动、投资推动、创新推动及财富推动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要素投入的比例存在差异。经济结构转型与要素投入差异,又促进社会关系进化、生态环境的提升,进而引导社会结构转型、生态环境转型。所有三个方面转型最终通过土地开发模式转变反映在空间形态的转型,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这个发展过程并非单向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可逆发展过程,也即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最终又会引导产业经济、社会结构及生态环境变化。因此,在分析城市转型发展内涵基础上,以城市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社会、经济等各方面要素,尤其是对制约城市发展和未来驱动城市增长关键要素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上海经济、社会及环境转型发展空间要求

    上海的经济转型包括两个重要方向:第一,按照“四个中心”建设和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要求,建立面向长三角、亚太地区和全球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和高级服务业生产基地。第二,引领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代表整个中国占领全球新兴产业价值链制高点和成为新兴的全球生产网络技术控制和标准制定高地,这是上海制造业发展的最高战略。无论是现代服务业还是新一代的工业体系,都是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土地及空间要求相对较低,在空间形态上分别以楼宇经济和高科技工业园区为主。这些新的空间载体与传统CBD和工业园区已经大为不同,楼宇经济可能进一步实现大分散和小集聚并存,高科技工业园区进一步融入中心城区,制造环节进一步与研发创新、专业服务等融合,空间上更加集聚。

    在社会领域,城市高速发展的经济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的快速扩张,一方面在规模方面对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形成压力;另一方面基于收入、身份、教育等差异产生巨大的社会鸿沟,随之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基于以上发展背景,社会结构转型对空间优化发展的要求首先是在保障中心城区国际魅力和宜居活力的前提下,增强新城、新镇吸纳人口、服务配套和产业升级综合能力,特别要着力推动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推进外来人口共享上海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其次,面对人口快速增长而建设土地减少的困难,转变空间开发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就成为核心任务;最后,在强化旧城更新改造、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工业用地提升整合过程之中,要推进混合功能开发以促进融合发展和保障各方利益。

    上海作为人多资源少的城市,实现在资源环境约束基础上的集约、高效发展是生态环境转型的根本目标,发展路径包括资源、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和城市生态空间扩张。空间发展要求首先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景观格局培育,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划分城市生态空间,予以绝对保护建设。其次是土地利用的紧凑和集约,通过生产、生活空间利用的高效减少土地利用浪费。根据OECD国家的政策引导,包括三个重要方面:高密度紧邻开发模式、公共交通组织的区域联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