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业合作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刘陶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摘要: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发展中,旅游业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着力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报告从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合作的有利条件出发,论述了当前旅游合作发展进展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of the Changjiang Middle Reaches Urban Agglomeration,tourism has the priority demonstration and leading role,and has a huge driving effect on promoting a new complementary patter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Starting from the advantages of tourism cooperation in the reg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progress and the deficiencies of tourism cooperation development,and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在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背景下,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增长极之后,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发展中,旅游业在促进区域合作发展、产业转型、市场调节、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示范带动作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着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互利互融的产业新格局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报告从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合作的有利条件出发,论述了该地区当前旅游合作发展的进展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合作发展的有利条件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沿以幕阜山脉、九岭山脉为中心的山麓及外沿分布。该区域地处北纬30°,境内山水相连,江河湖泊交错,景色优美,具有旅游业合作发展的四大有利条件:绿色生态环境优良、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旅游交通设施联网互补。

    (一)绿色生态环境优良

    长江中游城市群自然生态条件独特,形成了天然的“绿心”结构。长江中游从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穿行于洞庭湖断陷盆地、鄱阳湖断陷盆地,经长期的河湖沉积作用,形成了主要的三大平原,即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因此,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地貌特征为:地势低平,河道港汊交织,湖泊沼泽散布,具有典型的“水乡”景观,其间散布着一些低山丘陵,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生态空间。中央区域为连接湘、鄂、赣边界的幕阜山(主峰海拔1596米),它构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心”,两旁的洞庭湖和鄱阳湖可称为“两肺”。长江中游城市群目前还未有统一对其“绿心”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但伴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题的不断深化,城市群的生态转型发展是未来城市群的发展方向。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已在编制过程中,在此规划下对“绿心”结构实施统一规划控制,以保持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空间的可持续性,将为期不远。

    (二)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旅游合作发展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地质活动稳定。长江中游城市群所处的地区,地表结构以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为主,既不在板块交界处,又不从属于板块内部的破碎地带,因而不是地震多发区,具备了旅游合作的良好地质条件。

    二是水源条件共生共荣。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同属长江流域,水脉相连。该地区河流大部分是长江水系的干流、支流,具有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水域景观丰富的显著特征,这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合作提供了更为深厚的水文化内涵。

    三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中游城市群所处的地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较为丰沛、人类适宜居住的地区之一。气候环境的适宜性为长江中游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旅游资源丰富互补

    长江中游城市群所涉及的湘、鄂、赣、皖四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形成了以下四大群体性旅游资源,即以长江、湘江、赣江、鄱阳湖、洞庭湖、巢湖、洪湖为代表的水域景观资源,以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为代表的江南名楼景观资源,以神农架、武当山、庐山、三清山、张家界、黄山等为代表的名山景观资源,以南昌、武昌、瑞金、井冈山、大别山、韶山为代表的红色革命史迹景观资源。

    1.水域景观互补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长江为纽带,连接了众多江河湖泊,主要支流有汉江、清江、湘江、赣江等,主要湖泊有东湖、鄱阳湖、洞庭湖、巢湖、洪湖等。这形成了一系列较为著名的水域景观,其中以“一江两湖”(长江、洞庭湖、鄱阳湖)景观最具有代表性(见表1)。

    表1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江两湖”一览

    2.江南名楼景观互补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内聚集了江南三大名楼,即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同时,还有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的两座,即江西的白鹿洞书院与湖南的岳麓书院(见表2)。这为该区域实施旅游合作奠定了极为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表2 长江中游城市群“两院三楼”一览

    3.名山景观互补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内还会集了闻名中外的名山景观,较具有代表性的十大名山是:神农架、武当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张家界、衡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