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建设中国特色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广州市残疾人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先行先试
    ——广州市残疾人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先行先试

    作者:符大伟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摘要:

    广州市开展残疾人服务的内容和服务领域已经逐步扩展和形成,通过总结现有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与香港比较仍存在差距,提出广州“先行先试”的必要性和工作重点,以及目标和主要措施,阐述全面发展的前景和要求。务求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财政扶持,民间承办,残疾人受益的残疾人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模式,使广大残疾人和全体人民一道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

    Abstract:

    Helping the disabled to be better off and catching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t of the socie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ince the basic survival needs of the disabled has been met. Improving the disabled’s well-being is also constant with the goal of building an affluent society. Currently,the content and service scope of Guangzhou to serve the disabled is enlarging and stabilized. Yet,its social security meaning has to be studied and explor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up-to-dat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system. It then compares the system with the one in Hong Kong,and proposes the necessity,key points,targets and main ways in the future reform. The paper argues for a government-led social security model with social participation,public finance input and operated by civil society. This model benefits the disabled and thus promotes them to a higher level of living standard.

    广州市作为毗邻港澳、改革开放比较早的城市,在吸收、借鉴先进地区开展残疾人服务的经验和做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尝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广州市开展残疾人服务的内容和服务领域已经逐步扩展和形成,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求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残疾人公共服务模式。

    一 广州市残疾人公共服务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广州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也是在这一前提下,根据残疾人日益增长的需求而逐步开展起来。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先后建立了公办的残疾人服务机构10多个,包括残疾人安养院、残疾人劳动就业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中心、残疾人信息中心、残疾人培训中心、残疾人展能中心、康复实验学校、康纳学校、康宁农场、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等。这些服务机构涵盖了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就业、文化、体育等各个服务领域,服务场所面积20多万平方米,各种专业服务管理人员1000多人,每年为3万多人提供服务,其中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终身托养400多人;广州市残疾人展能中心常年康复训练200多人,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有70多人被推荐到社会用人单位就业;广州市康纳学校成立3年来,康复训练3~10岁的孤独症儿童150多名,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孤独症儿童在轮候康复训练;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2000年以来为780多名脑瘫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其中有100多人进入广州康复实验学校学习,使他们有机会接受义务教育,逐步适应社会的需要;广州市残疾人培训中心开设的春晖庇护工场,接收100多名精神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取得显著成效,也为扩大服务规模积累了经验。除上述市级残疾人服务机构外,各区、县级市也创办了公办及民办等各种类型的残疾人公共服务机构近200个,服务场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就近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康复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自2006年以来,广州市为解决轻度精神、智力残疾人的康复就业问题,创办了广州市康园工疗站服务网络,以民办非企业形式登记注册。每个街道成立一个工疗站就近接受残疾人进站康复就业,市和各区都设立服务中心进行管理和运作。目前,全市已建工疗站158所,安置精神、智力残疾人4500多人,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政府、社会和残疾人亲属的一致好评。广州市政府把它作为惠民“66条”的一个项目加以扶持和发展。

    通过上述努力,广州市残疾人公共服务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取得阶段性成果,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服务面、提供更多种类的服务、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各种不同需求,并做到可持续发展,还存在许多亟待规范、完善和改进的地方,特别要在体制、机制上摸索出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学习和借鉴香港等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

    二 与香港残疾人公共服务比较之差距与不足

    香港作为残疾人公共服务发展比较早、比较完善的地区,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与香港的残疾人公共服务建设相比较,广州市目前仍然存在以下差距和不足。

    (一)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比较薄弱

    特别是在残疾人公共服务方面,长期以来主要以家庭为单位承担起残疾人的扶养和照顾,不少残疾人由于没有工作或无法参加工作,主要依靠领取救济金生活,加上在康复训练和辅助性就业等方面缺少机构为他们提供服务,以致难以从残疾和贫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长期处于贫困当中,在社会贫困家庭中有残疾人的家庭占了大多数。因此,亟须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大力发展残疾人公共服务来解决这个问题。与香港比较,广州的残疾人达到比香港多近一倍,但香港的残疾人公共服务机构有800多个,而广州只有不到200个。香港为残疾人服务的专业人士约2.2万人,而广州不到3000人,香港可以同时为3万多残疾人服务,而广州只可以同时服务1万多人,由此可见差距之大。

    (二)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广州的残疾人公共服务机构初步建立,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未健全,许多服务领域还未涉及,特别是在制度安排、政策措施上还未制定残疾人公共服务的专门制度和财政投入的机制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使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