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
一 问题的提出
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的过程。曼德尔(Ernest Mandel,1964)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原因分为由“商品和商品的货币等价物之间的矛盾”构成的“一般可能性”,“利润率的波动”所揭露的“调整资本主义再生产条件的一般意义”,以及需要进一步说明的“具体原因”。在他看来,说明“具体原因”就是说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周期性地、必然地产生比例失调”。在此基础上,曼德尔提供了一个关于经济周期四阶段的过程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过程的经典的多部门动态模型。然而,曼德尔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经济系统对再生产平衡结构的偏离与回归,并未深入解释平衡结构的重塑与演变过程,这也是传统的“比例失调论”的主要不足。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系统会发生深刻的结构变革,符合“平衡结构”的结构比例并非一成不变,也就是说经济系统存在“多重再生产平衡结构”。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不断从一个平衡结构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结构的动态过程。因此,在动态上,再生产结构的约束效应不是将经济系统限定于某个唯一的“平衡结构”,而是要求经济系统必须遵守动态的结构演进路径。基于这个动态的结构演进路径界定“比例失调”,需要构建一个兼容不同平衡结构的动态的结构论框架。但是,由于传统研究缺乏操作这一问题的演化分析工具,传统的“比例失调论”未能成功构建类似的结构论框架。以曼德尔为例,在后来的研究(Ernest Mandel,1975,1980)中曼德尔分析了经济系统存在的各种再生产平衡结构,形成了“多重平衡结构”思想,但是由于他的分析视角更多地集中于技术和利润率等因素,经济系统在不同平衡结构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未能获得恰当的动态分析。在我们看来,要弥补传统“比例失调论”的不足,阐明各类经济周期在“具体原因”层面的动态路径,关键在于解析经济系统在多重平衡结构之间的演化过程。综上所述,经济周期理论不仅需要研究再生产平衡结构的“约束”,更需要解释再生产平衡结构的“重塑”。换言之,需要在理论上回答:经济系统对平衡结构的偏离,是违背原有平衡结构的“短期动向”,还是导向新平衡结构的“长期态势”?
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已有理论,都未能有效回答上述问题。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往往过于关注总量关系而直接抽象掉了部门间的结构约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的注意力尽管越来越倾向于技术、制度、“积累条制”和外部市场等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但是这些因素借以发挥影响的结构约束和动态路径,则往往被视为“题中应有之意”而未获得细致的探讨,马克思再生产图式所蕴含的结构分析的思想反而在里昂惕夫、斯拉法、冯诺伊曼和帕西内蒂等结构论学者那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继承和发扬,关于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的过程分析,也逐渐成为演化经济学的专长。回归再生产图式的结构论框架,借鉴演化经济学的过程论分析工具(胡乐明、刘刚,2012),探究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动态路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方向。
在《资本论》第3卷第49章“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可供开发的“跨期结构”思想。我们尝试以此为基础,参考冯诺伊曼和帕西内蒂等人的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借鉴演化经济学家阿瑟·布赖恩提出的“自我强化”和“锁定效应”,为经济系统的周期性波动提供一个动态的“结构论”解释。这一解释将说明:经济周期在其具体路径上应还原为结构问题和生产周期问题;技术、积累体制和利润率等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都内置于资本主义经济无计划的动态不可逆的再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激化资本主义各部门强制性结构约束与异质性生产周期之间的矛盾,引发经济系统的周期波动;相关治理措施则通过缓和这一矛盾降低经济波动的危害。
二 供求关联、报酬递增与“多重平衡结构”
在彼此联系的社会分工体系中,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交互供求”的关联机制。在这个交换体系中,一个部门的产出依赖其他各部门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这一部门形成的需求。只有各部门之间的生产规模符合相应的结构约束,产品才不会“过剩”,经济增长才能顺利进行。这就是供求关联思想。供求关联与报酬递增机制的结合,形成“多重平衡结构”。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