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把关中九个重点示范区建成我国西部统筹城乡发展的先导区

    作者:冯家臻 赖作莲 董军贤 黎荔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摘要:

    本文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后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研究了关中地区在统筹城乡重点示范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关中重点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与目标定位。同时也对加快关中重点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做出了选择,并制定了加快关中重点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制度。

    加快推进关中九个重点示范区[1]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抓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意见》的重要任务。

    一 关中统筹城乡重点示范区发展现状分析

    (一)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加快推进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后,不少地方加强了对统筹城乡工作的组织领导,具体表现如下。

    1.成立了机构

    西安、宝鸡、铜川和杨凌先后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高效完善的工作体系,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2.出台了文件

    西安、咸阳、宝鸡、杨凌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相关事宜,先后出台了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指导文件,为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

    3.明确了工作思路和重点

    西安确立了大力实施“六个带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咸阳确立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关键,以在县城和重点镇建设经济适用房小区为抓手,实施“三大工程”,推进“三个集中”,加快“五个提升”,深化“五项改革”,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工作思路。宝鸡确立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即聚力“一线崛起”、带动“两塬突破”、辐射“三山脱贫”、坚持“四轮齐动”、推进“五项改革”、实现“六位一体”。杨凌区确立了以“两换三集中”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

    4.启动了试点

    重点示范区的一些县结合区域特点,围绕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土地流转、公共服务、机制体制创新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高陵县进行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设村镇银行等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宝鸡市高新区就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造、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居民等方面,努力构建统筹城乡改革先行区。宝鸡市蔡家坡将统筹城乡改革试点与园区配套项目建设相结合,围绕农村土地流转、园中村改造、村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城乡社会保障有序接轨等方面,在水寨村和岐星村进行了试点。

    (二)初步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典型模式

    1.开发区带动型

    这种模式以西安泾河工业园(高陵)、庄里工业园(富平)等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为代表。开发区(工业园区、基地、科技园区)通过吸纳和聚集各种要素资源,形成“飞地”式的资金、技术等各种要素高地,从而对周边区域形成辐射和引领作用。通过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权限的调整和划分,积极主动地把开发区范围内区县农村的管理职能划入开发区统一管理,变多头管理为一体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配套政策。同时,强化开发区带动周边地区产业扩展和区位提升的作用。

    2.小城镇带动型

    这种模式以彬县龙高镇龙马村和香庙乡的农村为代表。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改善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形成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出台鼓励农民向小城镇集中的优惠政策,在户籍管理、培训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村民集中居住的基础上,较高效率地提供教育、公共卫生、文化娱乐、养老保障、农村医保等公共服务。

    3.新农村带动型

    这种模式以彬县龙高镇富仁村、蒲城三合乡农村为代表。一是通过村庄改造,即在整治废旧宅基地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建新房、建蔬菜和特色种植大棚;二是通过移民搬迁,即对偏远山区分散居住的村民,统一规划建房、安置,并鼓励和引导发展农家乐,不仅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还改善了生产条件。

    4.产业带动型

    这种模式以礼泉县龙门镇白村、礼泉县袁家村、韩城阳山庄村为代表。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以及村办工业企业等,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从而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5.村企联动型

    这种模式以高陵县田家村为代表。通过企业出资,由企业与村集体联合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进行村庄改造。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分散居住的农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