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
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中国经济不可逆转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在贸易自由化逐步深化和全球范围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一个新课题——对外经济中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已经表现出来。这包括:污染的环境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产品出口发展的一大因素;过度出口造成国内掠夺式资源开采;贸易进口与外商直接投资中的废弃物、有害技术和设备的转移问题。这无疑是对一些人已习惯的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严肃挑战,但是,中国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机遇也在其中。
1.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中环境问题的提出
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对中国环境问题形成一定压力。在产品贸易的绿色壁垒、危险废弃物转移、污染性技术和生产转移等诸多环境问题中,中国由于经济落后,受制于人。由初级产品出口和“大进大出”的针对国际市场的出口导向性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决定,加速了中国的资源消耗和生态恶化。
实施开放战略对环境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的确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施开放战略对环境固然存在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其替代方案,即采取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自行发展工业化,不仅在启动市场、发展速度、改善技术等方面难以操作,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实施开放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经济增长中急需的资金和外向型的发展模式、技术缺口,使中国有可能在产业发展中获取后发优势,实现跳跃性增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中必然面临的环境和生态压力。
1.1 对外开放战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1.1.1 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据统计,中国对外贸易总体规模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至1997年的3250.6亿美元,增长了14.7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5.6%;其中出口扩大17.7倍,年均增长16.7%;进口扩大12.1倍,年均增长14.5%,都超过同期GDP的增长速度。
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中国经济不可逆转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1980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为0.92%,居世界第26位;到“七五”末的199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1.65%,国际排名第16位。到1992年,排名上升至第11位,并一直保持到1996年;1997年至第10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达2.9%;1998年上升为第9位。
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到199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40%左右。
1.1.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从1993年开始连续几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输入国。1996年,中国吸引外资占整个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一半以上。1997年,中国吸引外资占世界总流入的11.31%,占发展中国家流入的30.42%。
据统计,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24712家,合同外资金额5725.3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74.53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最活跃的经济成分,是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统计,1995年三资企业占全国工业企业增加值总额的16.7%,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9.1%,占实现利润的24.5%,占上交税金的9.9%。
外商直接投资是推动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1998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高达1576.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额的48.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中工业制成品超过90%,是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因素。
1.2 开放经济中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
1.2.1 经济全球化是开放经济中引发环境问题的前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全球市场化。全球市场化,一方面表现在世界各国逐步取消或放松了对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国际流动的管制和限制,使世界经济不断走向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则伴随着全球范围的经济自由化改革,扩大了全球市场规模。全球经济一体化包含着几个互相促进、相互联系的方面:即贸易自由化、生产和经营跨国化以及金融一体化。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增长超过生产增长速度,贸易规模增长了近两倍。1980年世界商品出口贸易额不足2万亿美元,到1997年已增至5.3万亿美元。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是GDP和国内投资增长速度的2~3倍。1990~1996年,外商直接投资翻了两番,平均每年增长25%。到1996年,跨国公司和跨国公司全球下属分支的投资总额高达1.4万亿美